第30章 打井(中)(1 / 2)

文娱大唐 玄山留白 1083 字 2个月前

在大唐,井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与井相关的词语都不少,比如“市井”、“背井离乡”“落井下石”等等。

在赋予“井”这个文字更多涵义的同时,也表明“井”早已经深入到百姓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而杨凡曾经生活的后世,有着发达的自来水供给系统,“井”早已经慢慢地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逐渐变成一个记忆里的符号。

杨凡自以为对打井的事够重视了,等他到了长安才发现,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这在后世是一句流传广泛的话,是很多人的行为信条。

可杨凡第一次在这句话上碰了壁:

“啥子!整个柳巷都没有会打井的人?全仁德坊都只有两个大师傅有这手艺!?”

杨凡直接懵逼了,他现在不缺钱,还以为像后世那样,找到对口的企业谈好业务就能找到足够的人把井打出来。

大唐没有建筑公司,专业打井队居然也如此的缺乏?

越是稀少的东西就越金贵,这话一点都不假。

杨凡按照从里甲老人那里打听来的消息,满怀诚意的找上门时,却无一例外的吃

了闭门羹。

其中一个连门都没让进,直接以忙不过来把杨凡打发走了。

另外那个打井师傅还好,将自己的“订单”一个个数给杨凡看,最近的一个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

可问题是今年夏季少雨已成定局,三个月后太平庄的粮食都已经收完了。

就算杨凡等得起,庄里的庄户们怎么办?

不信邪的杨凡到处打听,足迹遍布周围数坊,然而结果却让他十分无奈。

每个坊的打井师傅都不多,而且都忙不过来。

很明显,整个长安受到了干旱少雨的影响,打井的人络绎不绝,杨凡想排队都不一定能排的上。

就在杨凡一无所获的回到家中时,楚娘子却给他带来了惊喜。

原来楚娘子被送给杨凡之后,也在思考自己的出路。

按说她现在已经是杨凡的人了,哪怕这呆子随便给点暗示,楚娘子也就顺势从了他了。

偏偏这家伙就跟个木头一样,从未有过任何表示。

这可真是愁死个人。

两人同院而居,在旁人眼中,早就成就好事了。

可实际上两人之间到现在都清清白白的,这你敢信?

楚娘子一边暗喜得遇良人,一边也在发愁自己的将来。

她知道自己的出身,也不

敢奢望成为杨凡的正妻,乘着这样的宝藏男人暂时还无人争抢,早早讨得他的欢心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同住在柳巷,不同于杨凡天天在外奔波,楚娘子顶着“杨家娘子”的虚名,与周遭四邻的关系却是越来越亲密。

杨凡在外面白跑了两天,累的死狗一样,都没有任何进展。

楚娘子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什么?”

“柳巷里就有一个会打井的?”

“怎么可能?”

杨凡又惊又喜,顾不得连日奔波的劳累,得到消息之后,屁股都没坐下就急吼吼的找上门去了。

地方倒是不远,就在柳巷,与杨凡家一个在柳巷东,一个在柳巷西。

可杨凡赶到对方家中一看,却是傻了眼:

“你会打井?”

被吵醒的是个干瘦的小老头,个头还没到杨凡的肩膀,肤色黝黑,须发杂乱,而且还拖着一条瘸腿。

面对杨凡没头没脑的质疑,小老头硬邦邦地丢下一句“不会”,就要关门睡觉。

杨凡也意识到不妥,伸脚把门别住。

开玩笑呢?

他找了几天都没结果,好不容易有了希望,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杨凡收起下意识的惊诧与怀疑,笑眯眯的往里面挤:

“钱道长别生气,小

子找打井师傅找了许多天,难免有些着急上火,恳请老丈看在太平庄一干老小的份上,原谅则个。”

同居在柳巷,杨凡当然认识钱道人。

只不过平时关系不熟,仅仅是点头之交而已。

也不怪杨凡怀疑,实在是钱道人平时太低调,属于那种完全没存在感的人。

再加上他把日子过得乱七八糟,整天抱着个酒葫芦,醉醺醺的窝在家里哪也不去,怎么看也不像是“专业技术人员”。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钱道人人长的不咋地,脾气可真不小。

眼见门框被别住,钱道人也不强行关门,只硬邦邦的说道:

“大唐律,‘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