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领兵部尚书衔(1 / 2)

锦衣长歌 刘可乐 1038 字 2个月前

朱棣话锋一转:“可是,我不能放弃唾手可得的济南!既然攻城不成,那我就围而不打!横竖应天小朝廷已经无力派出援兵!我就是饿也要活活饿死济南城里的铁铉、盛庸、常歌!”

道衍分析道:“围而不打。这法子可行。当初中山王围攻张士诚老巢平江,用的就是这个法子。我军在德州得到了李景隆留下的百万石精米,粮草充足。可以打持久的围城战!”

二人商量好,传下了军令。

其说应天城皇宫之中。奉天殿。

建文帝正在上早朝。他一副愁眉不展,无精打采的样子。济南的丢失已成定局,接下来整个山东都会成为朱棣的囊中之物。国库那边军费耗尽。江南今年又有水灾他开始懂得太祖生前对他所言的那句“皇帝是全天下最苦的差事”。

想到太祖爷,建文帝心中暗道:朕不能辜负皇祖父的托付。

他强打起精神,问道:“李景隆已经回应天了嘛?”

齐泰回答:“禀皇上,李景隆已经返回曹国公府。臣已派兵部亲兵将曹国公府看管了起来,只等皇上一声

令下,严惩李景隆。”

在处置李景隆的事情上,建文帝表露出他优柔寡断的一面:“李景隆始终是岐阳王之子,朕的表哥。朝廷给罪员定罪,向来有议贵轻罚的规矩。再说,李景隆虽大败,却始终是没有投敌叛国。朕看嘛就先将他幽禁在府中,让他闭门思过吧!”

齐泰有些发急:“皇上,不杀李景隆不足以振奋军心啊!”

建文帝摆了摆手:“朕意已绝!就这么决定了。另外,山东沦陷后,叛军恐要染指苏北。应调遣京营兵力,先稳住苏北。待国库充裕后,再集结大军北讨。你们觉得,苏北的防御应该交给谁负责?”

齐泰脱口而出:“臣认为应该交给魏国公徐辉祖负责!白沟河一战,他率五万人马掩护主力撤退,全师而还。若不是李景隆在德州夺了他五万人马的兵权,山东也不至于濒临沦陷!”

建文帝点点头:“嗯。那就任用徐辉祖为帅,防御苏北。”

就在此时,奉天殿外传来红翎信使的呐喊声:“大捷!大捷!济南大捷!”

建文帝跟一众臣子闻言,个个目瞪口呆!

济南大捷?济南城就剩下几万溃兵。平叛一年多时

间,朝廷前后调集了百万大军都没能挡住燕军南下的脚步。那几万溃兵怎么可能在济南战胜燕军?

红翎信使有直入殿前的特权。他快步跑进殿中,跪倒在建文帝面前:“禀皇上,济南大捷!山东参政铁铉、山东都司盛庸收拢败兵,以两万五千余众,在济南瓮城中设伏,险些擒杀祸首朱棣。守城战又灭叛军两万余。济南城坚若磐石!叛军已停止了进攻!”

建文帝闻言愣在了当场!

前后两位公爵、一堆侯爵、都督都没能挡住朱棣。济南城却被一个小小参政,一个小小都司守住了?

一众文臣武将欢喜万分:“皇上,得此大胜可喜可贺啊!”

“皇上,守住济南,山东大部便还在朝廷手中!”

就在此时,黄子澄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皇上。铁铉只是个三品地方官。大明有制,地方官无旨不得擅自调动军队!他有越俎代庖之嫌。地方官调兵的风气不可长!”

黄子澄自建文帝继位后就一直得宠,在朝野之中培植了不少党羽。这些党羽纷纷附和:“是啊皇上,您没给铁铉旨意,他却擅自聚拢兵马,其行为与造反何异?”

“黄学士所言极是,地

方官调兵之风不可长!若此风蔓延开来,地方官既有财权又有兵权,大明将重现唐末藩镇割据的乱相!”

“皇上应严惩铁铉以儆效尤。”

建文帝阴晴不定的看着黄子澄。他没有表态,而是下旨:“起驾,去太庙!众臣工随行!”

太庙之中供奉着太祖、宣宗的灵位。

两刻时辰后,建文帝命令众臣跪在太庙外的石阶上。他自己则进了太庙,命令太监将太庙大门紧闭。

建文帝跪地,仰望着太祖、宣宗的灵位。压抑了近一年的他失声痛哭。

哭罢,建文帝对着祖父、父亲的神牌说道:“太祖爷,宣宗爷,一定是你们在天有灵,保佑了大明。为大明降下了铁铉、盛庸两位良将,替朝廷守住了济南!这是自朱棣叛乱以来,朝廷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建文帝擦干了眼泪,大步走出太庙。

建文帝朝着文臣武将们高喊一声:“拟旨!封山东参政铁铉为山东布政使,领兵部尚书衔,参赞军务!封山东都司盛庸为历城侯,平燕将军!罢黜黄子澄一切官职,贬为庶人!”

你们不是说铁铉这个地方官统兵不合制度么?那好,朕就给他一个兵部尚书的头衔!

兵部尚书统兵,总名正言顺了吧?

至于盛庸,朕直接让他做平叛军的主帅!

建文帝的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