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世代传承的金饭碗?(1 / 2)

锦衣长歌 刘可乐 1048 字 2个月前

建文帝道:“龙鳞匕是太祖爷赐你的。朕短暂替你保管了两个月,是为了对你略施惩戒。今日朕将龙鳞匕还给你,同时恢复你左军都督佥事掌旗手卫的职权。”

常歌跪倒,叩首谢恩。

建文帝又道:“滹沱河一战虽然惨败,然而局面还是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朕准备集结五十万大军,将朱棣叛军一股荡平!”

常歌分析道:“皇上,我军在滹沱河一战中损失惨重。叛军同样也损失了数万人马,朱棣已成强弩之末!您让徐辉祖统帅十倍于敌的大军前往平叛,几乎是必胜的。只是伤亡人数多少的问题。”

建文帝一愣:“徐辉祖?朕新任命的征虏大将军是李景隆啊!”

常歌目瞪口呆:“李景隆?”

建文帝点点头:“李景隆是歧阳王的嫡子。通晓兵略。任用他做统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常歌道:“敢问皇上,为何不用徐辉祖?”

建文帝反问:“你说呢?”

常歌心中明了,无非因为徐辉祖是朱棣的小舅子。

建文帝又道:“你虽是徐妙云的义兄,但你与徐辉祖不同。说句实在话,朕是你在东宫看着长大的。朕可以

完全的信任你。二次平叛,朕会封你为监军,随同李景隆北上。”

常歌苦劝建文帝:“皇上,李景隆缺乏实战经验啊!他通晓的那些兵略,都是书本上的兵略!”

建文帝道:“朕已经下了敕封的圣旨,木已成舟,主帅人选万难改变。你随军北上,只需做好一件事就是。严防纪纲收买我军将领。至于收买、刺杀叛军将领的事,朕是不屑于做的。如果做了,这一仗就算打赢了朕也是胜之不武!”

常歌心中叫苦:皇上啊,您这是命令我,在跟纪纲的暗战中只准守,不准攻!

建文帝话锋一转:“这一回,让世勋跟随你北上,让他多多历练。将来也好接你的差。朕允诺你一件事,平叛成功后,重设锦衣卫。将锦衣卫指挥使一职设为世袭职位。朕会让你做首任世袭指挥使。常家的子子孙孙将世代做朱明皇族的匕首,永享荣华!”

建文帝的这是胡萝卜加大棒齐上阵,他的言外之意是:常歌,别老耍滑头。你出去办差,哪回都是让常世勋留在京中。这回让你儿子跟你一同出京替朕办差。你要是办砸了差事身死人手,你儿子要给你陪葬!反过来说

,你办好了差事朕也不会亏待你,会给你常家一个世代传承的金饭碗!

建文帝又道:“罢了,用膳吧。”

常歌吃完饭,愁眉不展的出了乾清宫。他太了解徐辉祖和李景隆了。徐辉祖还是十几岁的“徐小胖子”的时候,就整天跟在常歌屁股后头。常歌清楚他绝不会反叛,且在作战能力上胜于李景隆百倍千倍!

李景隆?一个书生而已!估计连刀扎哪儿出红浆子,扎哪儿出白浆子都搞不清楚。

本来十拿九稳能打赢的仗,用了李景隆,恐怕胜算只剩下五六成。

一日之后,建文帝在乾清宫大殿召见参与二次平叛的一众将领。常歌作为监军亦在其中。曹国公李景隆、都督翟能站在一众武将的前列。翟能,四十六岁,属于明军蓝玉时代的后起之秀。他与蓝玉私下交好,被蓝玉举荐为四川都司。镇守四川七年间,他屡次镇压蛮族叛乱,四川境内肃然。蓝玉案发,太祖爷本来是想将他抓回应天杀掉的。

关键时刻,是蜀王朱椿力保了他。朱椿奏折里的一句话让太祖改变了心意:“巴蜀汉夷杂居,瞿能离蜀,蜀必乱。”

建文帝即位,将他调回应天

,升任后军都督。

齐泰无法让建文帝改变任用李景隆为帅的决策。却可以举荐一位久经战阵的猛人做李景隆的副将。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瞿能。

建文帝朗声道:“朕已决定,从江南、淮北军中抽调三十万卫所军,从山东军中抽调十万卫所军。再加上真定城的十万人。总计五十万大军镇压朱棣叛乱!此战,朕只许你们胜,不许你们败!”

李景隆自信满满的说:“皇上放心!臣定当活捉朱棣,押回京城交由皇上处置。”

建文帝又道:“还有一个好消息!朕命辽王从海路回京,辽王听命。他已将辽东五万人的兵权交还给了朝廷!此次五万辽东军会配合你们作战,从东面直逼北平!”

李景隆道:“皇上,臣已看过兵部邸报。您让北边的宁王率军南下参与平叛,宁王不从。臣剿灭朱棣后,可挥师北上,覆灭宁王。”

李景隆用常歌封地胶东莱州的一句土语形容,是典型的“吃着驴鞭想脆骨”。能不能击败朱棣尚未可知,他已经打起了宁王的主意。

常歌忍不住了,他跟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平辈,属于老资格。有些话也只有他这个老资格

能说。常歌道:“曹国公,事要一件一件办,饭要一口一口吃。还是先击败了朱棣,再考虑讨伐大宁的宁王。”

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