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五经正义(2 / 2)

经义繁复,且世传经文更是浩繁如烟,想要整理,至少要二十年之功。”

孔颖达叹息一声,解释道。

李世民眉头皱的更紧了。

《五经正义》是李世民试图收回经书解释权的一次尝试。

如果能迅速编好,就能用印刷术大规模印刷,发放给各地州府,提作为科举教科书。

现在一听说,这套书还得二十年才能印好,顿时郁闷不已。

二十年后,黄花菜都凉了!

他可等不了这么久!

必须加快进度!

但说来简单,五经正义的编纂涉及历代经史子集各部,光是查阅书籍就不知道要耗费多久。

孔颖达所说的二十年之功,已经是非常极限的速度了

历史上,这套书足足耗费了将近三十年,直至李世民的儿子即位后,才勉强编制完成。

期间,主编孔颖达更是心血耗尽,溘然长逝。

李世民犹豫一番,还是下令道:

“玄龄,你们吏部再调一批文采出众的官吏,调去国子监,协助修书。想尽一切办法,务必要尽快修成此书。”

房玄龄迟疑一番,开口道:“陛下,眼下朝中人手不足,恐怕难以调配。”

吏部虽然是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吏升迁,位高权重。

但是眼下国朝初立,人手根本不足。

李世民虽然手里人才质量很高,都是秦王府出来的老班底,但依旧人手不足。

说到底,还是缺人才!

若是往常,李世民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今天不一样。

朕已经找到解决人才缺乏的办法了!

李世民点点头:“此事,也正是朕今天叫你们两人过来的原因,朕已经找到人才不足的办法了。”

“陛下,可是要加大州府察举?”

孔颖达闻言一喜。

人才多了,自己修撰《五经正义》的速度才能加快啊,他是举双手欢迎的。

“陛下三思啊。”

房玄龄微微皱眉。

现在就开始察举,这是饮鸩止渴、引狼入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