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谣言的力量(1 / 2)

大业十三年春,公元617年3月。大隋的局势愈加混乱,各地反王你方唱罢我登台,大隋的上空,风起云涌,不知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洛阳城外的魏公李密,此刻再也不是那个被追得满世界跑的逃犯了。在进位魏公后,又成功将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招降了,不但得到了裴行俨这员号称万人敌的猛将,还得到了秦琼和程咬金二人。

此刻的李密,兵多将广,粮草丰足。腰板直了的李密终于敢向皇帝叫板了,幕僚祖君彦写出了《为李密讨隋檄文》,檄文洋洋洒洒,历数隋室皇帝十大罪,从杨坚一直骂到杨广,酣畅淋漓,痛快之至。檄文中有一句,“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

檄文一出,四方相应,李密不由的意气风发。

也就在李密踌躇满志的时候,远在西北的晋阳,也发生了一件极具震撼力的事儿。起因是因为一份诏书,一份一夜间,贴的满大街的诏书,一份让人看了,就不由的火冒三丈的征兵诏书。

诏书中说,皇帝决定四征高丽,责成太原、西河、马邑、雁门四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年底前到涿郡集合,违令者斩!

这是一份空前绝后的征兵令,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曾经出台过,如此不近人情的征兵令,一般而言,多是采用“逢二抽一”,“逢三抽一”,顶峰到“逢五抽三”而已。但这份诏书,竟是百分百的征兵,可谓绝户了。

此诏一出,四郡震动,一片哗然。咒骂者有之,哀哭者有之,忿忿者有之,但对这诏书持怀疑态度的,却是少之又少。只因大家早知道皇帝残暴,穷兵黩武,出这个征召令,一点也不奇怪。

走在晋阳的街头上,庄见眼见着愤怒的民众咒骂声一片,问明白那征召令的内容,也是不由的瞠目结舌。

罗世信正自探头四下看着热闹,回头看到少爷一副见了鬼般的神情,不由奇怪的道:“少爷,这不是你的招儿吗?咋你

还如此一副吃惊的模样?”

我的招?放屁!庄大少很愤怒。奶奶的,李渊老狐狸行啊,这么歹毒的招数都用的出来啊。自己当日不过是想起了后世的舆论威力,建议他派人去贴贴皇帝的大字报啥的,搞些谣言,比如加租子啊,加税率的什么的,挑起民众的不满情绪而已。哪知道李渊老人家这么狠,跟庄大少一开口就要钱不同,人家一开口要的就是命啊。

庄见大是摇头,心里对这些帝王之人的狠辣之处,看的更是深切了一些。将罗世信先是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这才在罗世信大是委屈的嘟囔声中,与雄大海一起,慢慢沿街溜达着,瞧看城中民情。

三人一路行来,等到了晋阳宫外,却见几个官员,满头大汗的在前面向众人喊着什么。庄见看的奇怪,带着罗世信二人向前。走近了一听,庄见不由的大是叹服,暗暗赞叹李渊老人家,当真是高明啊。

原来,此刻这几个官员,自称是奉了留守大人之命,来向民众解释,说那贴出来的诏书不会实行,只是谣言而已。自古以来,这谣言最怕的就是那种不清不楚的解释,越描越黑,最后假的也会变成真的。这件事,要是李渊真的想解释,只要自己站出来说话,以他的身份,自然是会有效果的,但偏偏他却让一帮下属官吏来说,只会让老百姓更加猜疑而已。

庄见眼看着群情激奋,可不想惹上麻烦,带着罗世信和雄大海转头就走。眼见前面一个小酒馆儿,罗世信就有些迈不动脚了。无他,打从庄大少捞不着睡懒觉后,早晨的起床气就特别大。如此一来,总是晃悠在他面前的萝卜同学,就经常的挨上一些。今早又是这样,饭只吃了一半,就被庄见拉了出来,这会儿,闻着小酒馆儿里飘出的香气,这肚子就抗议了起来。

庄见歪头看看他,不由笑骂道:“你个夯货,早晨不过少吃了一个卷子就这德行了,真不知你这肚子是怎么长的。”

罗世信伸手摸着头,只是嘿嘿傻笑,也不着恼。

他知道少爷嘴上说的厉害,可从来不会吝啬的。当然特意的整整自己,找些乐子,那是另当别论了。果然,庄见一边骂着,一边已是向着那酒馆儿中走去。罗世信大嘴一咧,急火火的跟了上去,看的雄大海一个劲儿的摇头。

主仆三人选了个靠墙的角落坐下,不多时,酒菜就已经陆续上齐了。庄见和雄大海浅斟慢饮着,罗世信自是双手开动,如同风卷残云一般。

庄见看的又想开骂,却忽的竖起耳朵听去。原来旁边桌上此刻坐着两人,都是一副商家打扮。只是此刻说的话,却是说的马邑城守王仁恭的事儿。

说王仁恭的小妾,与王仁恭的内卫统领刘武周颇有些苟且,勾勾搭搭。活该王仁恭戴绿帽子,谁让他不肯开仓放粮,体恤百姓的。二人咒骂了几句,又将话题转到王仁恭小妾和刘武周私通一事儿上,说到香艳处,不由的都是一阵低笑。

庄见对王仁恭是谁不知道,但这个刘武周似是很熟悉,至于具体说他什么事儿,却是茫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