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帮你,有时候他们的不作为就是对你最好的帮助。
这一次护的攻击,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北洋第三炮兵关阵地马继增部的守军因为之前过于紧张,所以颇为疲惫,而且
加上没有得到上面的命令,要他们注意戒备,同时他们中也有人知道王文华重病的消息,所以对于护本部城的护并不怎么在意,而且他们还很庆幸,自己被安排在了北洋第三炮兵关阵地的这一面,而不是袁祖铭部所驻扎的那一面,他们也得知了袁祖铭火烧荒山的举动,试想一下,又有几个人不害怕那满山大火那?
而且马继增虽然你没有亲自体会到被大火围困荒山的感觉,但是他也明白,而且对于自己三个团被一把大火烧散也是心中有所顾忌,所以此时他已经命人将北洋第三炮兵关阵地后部署的防御部队,撅断了土地,并且将附近能枯草、枯木都打扫了一番,同时又将撅断的土地,用石头堆积铺平,这样一来,不但能够防止袁祖铭部再次重施荒山大火,同时也不会妨碍士兵的进退,马继增这样的行为,足可以看出,他对于袁祖铭的拿一把大火还是有所忌惮的。
而且说起来,马继增其实不单单只有一个忌惮,而且还耿耿于怀,可是介于一些问题,他还不能出兵剿灭袁祖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叫马继增非常的难受。想来马继增都是如此,那么那些普通的士兵,又岂会不对此有所畏惧那?
冯国璋镇守南京,二十万金陵兵纹丝不动,邻近五省各路督军皆不敢动,这样的情况对于我来说,实在是非常的不利啊,原本我以为我这边大兵讨袁,只要我一动,到时候冯国璋、段祺瑞等诸人都会发兵响应,即便是他们不发兵,就是作壁上观,同时也不会阻拦其他的将军们举兵讨袁的话,我的胜算就会大上许多,毕竟我远在云南,即便是我这一路所向披靡能够直取北、京,恐怕没有个三年五年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内部乱了起来,各地兵马分分倒戈,这样一来的话,袁世凯必然会应接不暇,各地战事接连而起,到时候我也好有机可乘,可是现在看来,我这一打算,是彻底作废了。
虽然冯国璋反对袁世凯称帝,而且他也与五省督军联名通电了,但是他此时的做法却并非如他电文中所说的那样,我明白,冯国璋不动,他的二十万金陵军不动,那么不要说归属他帐下的五省督军,就是其余的各省将军,也不敢轻易的举动,毕竟现在冯国璋看起来处于中立,但是谁都明白,他这是偏袒袁世凯的,而且我用兵其间,冯国璋也曾通电全国,呼吁各省都督发电申斥筹安会诸人,虽然话未言明,但是他电文中的语气以及隐晦的含义无不是将矛头指向杨度等人,而对于袁世凯的行为,却只字不提,由此可见,冯国璋虽然反对袁世凯称帝但是实际上他是在反对筹安会众人,他认为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筹安会的人,而不是袁世凯,而且袁世凯称帝,虽然这其中必然有其自
己的意愿,但是罪魁祸首,却并不是他。
这也就好理解了为什么现在的情况下他冯国璋还不用兵,而且将二十万金陵军部署在临近各省的交通要道上,他这样的部署,看起来是在防备袁世凯的大兵借道或者是通过他们掌控的地区,但是实际上冯国璋这是在给邻近各省的都督、将军们施加压力,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妄动。
再说段祺瑞,虽然我不清楚段祺瑞现在在做什么,但是我知道他肯定也是和冯国璋差不多的想法与打算,因为性格以及做事方式的不同,所以我觉得恐怕现在的段祺瑞比之冯国璋考虑的更为深切,而且也比冯国璋部署的这些士兵,更有作用,因为前几日我曾接到过一封来电,电文内容大概就是告诉我,如果我军能够占领四川的话,那么希望我军就此罢兵,与袁军形成对峙的状态,而不是继续进取,这封电文之中,将这样做的利害关系一一道来,而起解释得非常清楚,令人无可辩护,可是有趣的是,这封电文却没有署名,但是以我在京时对于内阁将领的了解,以及他们每个人的韬略城府来看,这封电文十有八九是出自小扇子徐树铮之手的,当然了,我之所以这么认为也是因为现在的局势的关系。
这一次率军开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驻扎在四川、云南北部的袁军讨伐军第二路司令,张敬尧!张敬尧,字勋臣;此人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临水镇桑郢子一个贫苦家庭。一八九六年参加北杨新军随营学堂,结业后任排长,又到保定军官学校受训。一九一一年,任第三镇十一协二十二标标统。辛亥革、命爆发,张敬尧率一营为先遣队开往武昌进行,以“杀敌骁勇”提升为团长。“二次革、命”时他率部从湖北进攻江西,又擢升旅长兼南昌卫戍区司令。
昔年袁世凯委任段祺瑞镇压河南匪患白朗部时,张敬尧随其开往河南镇压白朗起、义军。事后,张敬尧因“剿匪”有“功”,被升为陆军第七师师长,调驻北、京。次年八月,他与军界四十余人人召开军警大会,鼓吹复辟帝制。
我之所以不敢轻易用兵,实在是之前的几战我军伤亡过大,其次也是因为军饷久久未到,我不敢轻易用兵,恐怕到时候万一军士在作战的过程中发生什么变故,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