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伴随着政策开放,不止是经济复苏,商业逐渐繁荣,娱乐业也在稳健发展中
,尤其是南方地区,电视剧热度空前。
然而随着百姓慢慢富起来,更多人虽然也能买得起电视了,但脍炙人口的电视剧数量却不多。
所以,好的电视剧本,现在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而师景同这封信里表达的来意,就是有家南方的影视公司,看上她写的三部作品了。
《一梦三十年》改编成电视剧的难度有点大,但第二部《传承》和第三部《家人》,尤其是《家人》这部既讲述了家长里短,又讲到奋斗的意义,其中还涵盖了做生意发家致富的作品,可以说很适合广大百姓的胃口了。更重要,还能借到现在鼓励大家做生意的东风。
而《传承》则是意义深远,拍出来的电视剧也能吸引到一部分受众。
师景同信里还提到,那家看上她作品的南方影视公司,虽然是刚成立不久,但发展很快,更有中外合资的背景,很受上面扶持,让她好好考虑一下。
黎漫漫捏着手里薄薄的两张信纸沉思了一会。
看这心里的意思,她写的那三本小说,那家公司全都想买改编成电视剧的权利。
哪怕是根本不适合拍成电视剧的《一梦三十年》。
想了一会她也没能想明白对方是怎么想的。
直到预备铃响起,黎漫漫才猛地从沉思中惊醒,把手里的信纸一折,塞到信封里再往口袋里一塞,就拔腿往教室方向奔。
这一上课,直到放学回家,她才把信给重新想起来。
黎漫漫坐在书房的书桌后面想了良久,才拿出信纸提笔回信。
“尊敬的师景同先生······”
斟酌了快半个小时才把信给写完,一直到装到信封里,黎漫漫才轻吐出来一口气。
她没有同意把自己的三部作品全都打包卖给那家影视公司,只同意了第三部的《家人》。
之所以会选这一本,也是因为这一部是三部里面最适合拍电视剧也是拍出来后最有可能收到大家欢迎的。
其他两部的权利,她暂时还想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错失了这次机会,以后还卖不卖得出去。
说实话,以她现在拥有的资本,还真没有这个烦恼。
信里黎漫漫还另外写上了她现在的住址和电话,省地尚海那边再寄过来又是寄到学校那边。
第二天还要上课,黎漫漫是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把信给寄出去的。
从京城
到尚海差不多得天,寄出去后黎漫漫就没再怎么管了。
只等回信或者回电就行。
尚海杂志社。
黎漫漫的信送到的时候,师景同这里也来了一位有些特殊的客人。
正是南方那家叫润和的影视公司里,专门负责选剧本这块的策划总监。
信被送到师景同手里的时候,师景同正跟这位叫廖芳回的总监在办公室喝茶。
看到信封上的寄信人名字,师景同眉梢不由一挑,看向对面坐着的廖芳回,“京城那边来信了。”
廖芳回闻言放下手里的茶杯,眼睛一弯眼角勾出几道细纹来,“是那位漫漫长风?”
师景同点点头,起身回到办公桌拿了一把小刀把信封给裁开,抽出里面的信纸展开看过去。
廖芳回见状抿了口茶,坐着静静等着。
见师景同看完了,才出声问道:“漫漫长风信里回了什么?”
师景同想了想先说重点,“漫漫长风她只想卖《家人》的改编权。”
廖芳闻言挑了挑眉。
“没得商量?”
师景同摇摇头,“信上还附了她的电话,她在信上说,表姐你这边要是有意合作的话,可以跟她在电话里详谈。只不过,打电话的时间需要是在晚上或者周末。”
“合作?看来这位漫漫长风打的主意不止是卖《家人》的改编权这么简单。这打电话的时间,”她忍不住摇头失笑了下,“我差点忘了这姑娘还是个大学生了。”
师景同看得出面前他这位表姐不像是生气反而还多了点兴趣的样子,“那表姐你这边是怎么打算的?”
“那就等晚上再打过去电话吧,现在好作品难求,尤其是漫漫长风还有那么多读者,拍成电视这也是一个优势。而且,”廖芳回顿了顿,看着自家表弟道,“我也有点好奇,漫漫长风说的合作,是个怎样的合作法。”
黎漫漫在信送到师景同手里的当天晚上就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她差点条件反射给挂断。
接起来后,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道略带一些南方口音的女人声音,听声音对方大概是三十岁往上了。
话筒里的声音开头先是介绍了下自己的身份,“漫漫长风你好,我是润和影视的策划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