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昭道:“贤弟,此景真乃妙绝。”徐霞客应道:“仲昭兄,这般美景实乃难得。”
不多时,他们便至寒岩脚下。但见寒岩陡峭险绝,石壁上满布青苔与藤蔓,予人一种神秘且古老之气息。徐霞客和徐仲昭沿蜿蜒之山路攀援而上,未几便登上山顶。
徐霞客道:“仲昭兄,你看这四周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真如画卷一般。”徐仲昭应道:“贤弟所言极是,远处山峰若隐若现,确似置身仙境。”
站于山顶,放眼望去,四周之山峦绵亘起伏,云雾缥缈,宛如一幅绝美之画卷。远处之山峰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徐霞客感慨道:“如此美景,真是令人陶醉!”徐仲昭亦点头道:“是啊,这里之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徐仲昭又道:“贤弟,如此美景,当铭记于心。”徐霞客道:“仲昭兄放心,定不会忘。”
二人在山顶上停留了片刻,便开始下山。下山之路更为陡峭,他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稍有不慎便会摔倒。
徐霞客道:“仲昭兄,小心些。”徐仲昭应道:“贤弟亦要当心。”
终于,他们安然地回到了山下。
此时,仆从已然备好午饭,徐霞客和仲昭兄围坐于桌前,品尝着美味之食,谈论着今日之所见所闻。
徐仲昭道:“贤弟,今日之行,收获颇丰啊。”徐霞客应道:“仲昭兄,确是如此。”
这一日之经历,让他们感到无比之满足与快乐。
行至寒岩脚下,举目观之,但见左侧悬崖峭壁绵亘不绝,犹如一道天然之屏障,直插九霄。其间一山洞甚是宽敞,宛如一张张开之大口,仿佛在向众人诉说着岁月之沧桑。
洞前有一块形似兔子之奇石蹲伏,耳朵高高竖起,眼睛灵动有神,宛若天工神造,栩栩如生。徐霞客见此情形,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啧啧称奇。
徐仲昭见徐霞客如此入神,打趣道:“贤弟,莫不是你真要将这石兔也记入游记之中?”徐霞客哈哈一笑,道:“仲昭兄莫要取笑。不过这石兔着实奇特,若不记录下来,确是可惜。”
徐仲昭又道:“贤弟如此执着,令人佩服。”徐霞客道:“此乃吾之喜好,自当用心。”
说着,他便取出纸笔,仔细端详着石兔,一笔一划地描绘起来,仿佛要将这奇妙之景象永远定格于纸上。
待徐霞客画罢,二人继续前行。
徐霞客道:“仲昭兄,你看右侧这大溪。”
只见右侧是一条大溪,水流湍急,奔腾不息,发出阵阵轰鸣声。溪中有一巨石突兀而出,宛如一座擎天之盖,高耸入云,雄伟壮观。徐霞客见了,不由得惊叹道:“天造地设,此等鬼斧神工之妙,着实令人惊绝叹止!”他被眼前之奇景所震撼,心中涌起无限之感慨。
徐仲昭应道:“贤弟,此景世间罕有。”
徐霞客立于溪边,默默凝视着那巨石,仿若能体悟到大自然之力于其中涌动。他思之,此巨石许是历经千百年之风化与侵蚀,方得成如此独特之形,其见证了岁月之迁变,承载着历史之记忆。于这广袤之天地间,人类何其渺小,然却能凭自身之努力与智慧,去发现并欣赏此等美丽之景观。
徐霞客与仲昭兄沿溪边徐行,尽享这宁静而美妙之时光。
徐仲昭道:“贤弟,此沿途风景甚佳。”徐霞客应道:“兄长所言极是。”
二人论着沿途之风光,互诉着彼此之心感,心中尽是对大自然之敬畏与钟爱。
徐霞客曰:“仲昭兄,于此充满诗意之程中,吾等当续行,以探更多奇妙之所。”徐仲昭应曰:“贤弟所言甚是,吾等定当如此。”
行至寺中,徐霞客向寺中僧者询曰:“敢问大师,此处可有龙须洞灵芝石?”那僧者双手合十,答曰:“施主好眼力,龙须洞灵芝石正在此。”徐霞客闻之,心中大喜,转首对徐仲昭言曰:“仲昭兄,吾等此番运道甚佳,此行诚不虚矣。”徐仲昭亦面有喜色,笑曰:“贤弟果见多识广,连此等稀罕物事皆知晓。”
二人于寺中稍作休憩,遂起身往寺后之寒岩而去。但见那寒岩高耸入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虽不及明岩那般精巧玲珑,却别有一番雄浑壮阔之美。徐霞客与徐仲昭沿陡峭之岩壁奋力攀援,未几,便至一处名曰鹊桥之所。
二人立在鹊桥之上,极目远眺,俯瞰连绵起伏之群山。但见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徐霞客不禁为眼前之美景所震,心中豪情万丈,脱口吟道:“登高望远,方知天地之广大;临险体奇,始悟造化之神奇。”仲昭兄闻罢,亦大为赞赏,击掌称善曰:“霞客兄诗兴大发,当真妙语连珠,令人钦佩。”
此时,一阵清风拂来,带来丝丝凉意。徐霞客与仲昭兄相视一笑,复续其程,以探更多之奇景。
游罢鹊桥,二人沿原路而下,复行一里,向右拐入龙须洞。但见洞口荆棘丛生,道路崎岖难行。二人披荆斩棘,攀援而上,约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