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鹿州贪腐案(十一)(2 / 3)

一品名臣 南山有台 2179 字 4个月前

无忧。

后来与越国大津江一战,要了李家三个男儿的命,支撑在李家、支撑在朝廷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哀荣殊荣虽都给齐了李家,可这也不能算是靠山。

李念若不想悄然无息地在宫中死去,就得为自己活着,为李家活着。

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又有寻常女子难及的文采,但凡说话必定妙语连珠,切心中听。当年李念未出阁时就那般的明艳活泼,李文骞喜她胜过喜其他三个儿子,常叫她是小蜜饯儿。若她要是存心争取什么,虽不能说是手到擒来,却也要比其他人更容易一些。

谢清今年六岁。正好是李家出事的那一年,李念怀上了龙种。也正是因此,李家尚存一息,苟延残喘地撑到了今日。

李檀愧对李念,不敢相见,他怕看见李念过得有一点儿不好,而他却又无可奈何。七年时间里,他让自己学会面对,不容逃避。他心中虽怯,却也要比以前多了一丝勇气。

李檀起身沐浴一番,换上朝服,先将陈卓送回陈府,再到宫中请见圣上。

这几日圣上龙体欠安,早朝免了,若臣子有要事奏报,需到御书房觐见禀明。

李檀入宫时,圣上正与几位大学士议事,故而他在外等诏良久,待冬日的阳光有了些许暖意的时候,他才得以进入。

帝号宣德,慈眉善目,温和过人,民间无一不称颂其圣明。宣德帝即位前为贤王,明世修德曰贤,践言合道曰贤。

宣德帝见李檀入,眉宇间的倦怠一扫而过,弯起一双眼看着李檀走近,请他坐到一侧的椅子上:“爱卿,快坐。”

李檀颔首:“皇上,这不合规矩。”

“规矩都是朕定的,坐吧。”

李檀不敢忤逆,直着腰板坐到椅子上。宣德帝说:“今日进宫所谓何事啊?”

“臣回京没多久就寻恩师留在黎州的孩子,还未怎么好好同长姐说过话。臣与长姐多年未见,甚为思念,故而前来请皇上允臣再见一见长姐。”

“雪浓前些日子还跟朕说思念着你,这些日也总闷闷不乐的,你来看她,正合朕的心意。”

一旁服侍着的太监给李檀端了一杯茶。

宣德帝笑着:“尝尝,这是因你的功,越国派使者送来的洛神花。”

“谢皇上。”李檀翻开茶盖,见茶色微微泛红,茶渣已去了大半,只留些许甜香,入口微酸,却又有些奇异的甜,茶味甚妙。

李檀放下茶杯,说:“祈国江芷一带也有百姓种植洛神花,不过滋味带些苦涩。虽不如越国洛神花这般清甜可口,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宣德帝微怔,眼睛停在茶杯上片刻。

李檀疑惑地轻唤了声,宣德帝才回过神来,说:“说起江芷,让朕想起吴王来了。方才几位大学士也同朕说,江芷近些年遇年不利,吴王协同州郡抵害,才保得江芷年丰岁稔。”

李檀说:“皇上是想念吴王了?”

宣德帝半笑不笑地问李檀:“你看,朕能想念吴王吗?”

燕秀秀嗔了他一眼:“这样惯着他,以后有你悔的时候。”燕秀秀不再说他,握着软鞭上前,对上韩继荣。

韩继荣又高又胖,燕秀秀又小又软,可燕秀秀的气势却厉害,韩继荣坐在地上狼狈不堪,差点叫一个女子给吓尿裤子。

燕秀秀扬声说:“赶紧滚,不然我就打瞎你的眼!”

韩继荣看着在地上打滚嚎叫的轿夫,就知这个小娘子手中的鞭子不好惹。再看李檀,想起剑客临走前对他的忠告

韩继荣虽然蛮横,却惜命得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是在兰城地界,还怕这个人能跑出他的五指山不成?

韩继荣踢起地上的人,钻进轿子里,一行人晃晃悠悠、脚步不稳地抬着他走了。

一旁的书坊掌柜都猫着腰走,他哪里想到岳渊身边还有这样厉害的人物?生怕自己再惹了这几个阎王爷的眼,招来无妄之灾。

待他们走了,在一旁围观的百姓忽得鼓起掌来,大声叫好,如雷声鼓动,倒叫燕秀秀吓一跳。

百姓们显然已经对这个韩爷不满已久,任他横行霸道,他们没辙,只能低声下气地受着,如今可算见这个恶霸怂了一回,怎能不痛快?

燕秀秀收了鞭,歪头对李檀说:“我相中了个珠花,你付钱。”这就是在邀功了。

李檀不认:“从你大哥月钱里扣。”

燕秀秀杏目圆瞪:“你怎么这么抠门儿呢?当初要买别业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如今叫你给我买个珠花都不肯了?”

“秀秀是大哥的秀秀,阿渊是我的阿渊。”

燕秀秀哼笑一声,掀开轿帘子,像拎小狗一样将岳渊拎出来,对岳渊说:“之前姐姐也没少疼你,这次也算帮了你的忙,你去跟侯爷说,叫他出钱给我买珠花。”

岳渊何其无辜,叫燕秀秀当枪使。

燕秀秀此刻粉腮微红,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