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风波(四)(2 / 2)

一品名臣 南山有台 1516 字 4个月前

朕都快怕到她宫里去了,回回都要吃下好多;这不去,她给送来,不吃还不行。这个磨人精!”

李檀起身,一时笑得开心:“真是羡煞臣了,臣这就去怀珠殿讨一碗去。”

皇上端起汤,对李檀摆了摆手:“去罢!”

日光落在怀珠殿外池塘的枯荷梗上,一个小小的身影骑在阑干上,伸出白白胖胖的小手去抓耷拉着脑袋的莲蓬。

他整个上身都探了出去,摇摇晃晃,仿佛来一阵风就能将他吹下去,但他仍努力往前努着身子,尽可能去拽那根莲蓬。

手指终于触到莲蓬,他一倾身将莲蓬拽下,正欲回稳重心,整个儿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往池塘里栽下去。冰面很薄,禁不住人轻轻一脚,更何况是这么大的一孩子砸下来,那必定要掉到冰窟窿里去。

他惊叫着闭上眼,衣领猛地一紧,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拎起来,他悬空后天旋地转,扑鼻而来是一股胜过荷叶的清香,直至站定,他的心脏还在扑通乱跳,仿佛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好险!”李檀长呼一声,松开手,“寒冬里,你想招惹水龙王么?”话中是对孩子的趣言。

谢清手里还紧紧握着硬邦邦的莲蓬,他举给李檀看,说:“喏,我是要偷龙王家的翠盖佳人!”却是将这趣言对上了。

李檀低低笑着:“小心些。”

谢清说:“蛟腾升渊,不怕。”他将莲蓬紧紧握着,正欲走,转身看向李檀:“你是谁?怎么从来都没在宫里见过你?”

李檀没吭声,但听一句柔柔的嗓音传来:“清儿,快叫舅舅。”

“舅舅?”谢清皱着小眉头思索了一会,恍然大悟道,“哦——!是舅舅!是打仗回来的舅舅!”

李檀又笑了,将谢清抱起来,亲昵地蹭了蹭他的鼻子:“是凯旋回朝的舅舅。”

他抱着谢清走到李念面前,两人对视良久,终是李念眼中泛上泪花,偏过头去泣了几声。

谢清小眉头皱得更深了:“母妃不要哭,清儿心疼。”

李檀问:“姐姐怎么哭了?见到我不开心么?”

“怎么会”李念伸手抚着李檀的额角,“只是看见你抱着清儿,我才觉得,意桓好像真得长大了”

“再不能叫你吊着打了!”

李念一时啼笑皆非,娇骂了李檀几句没良心,埋怨那么久才晓得来宫中看看她。

李檀一边儿赔罪一边儿跟李念走进怀珠殿。谢清叫奶娘领着下去了,宫中只留下他们两人说话。

宫女迎桃前来奉茶的时候,李念叮嘱了一句:“去将熬好的姜糖水趁热送到玉琼苑。”

李檀疑道:“玉琼苑?是孟昭容?素日里没听说长姐同她走得近。”

李念瞪了他一眼:“后宫这些事你都清楚?鹰眼睛呀!是孟昭容的儿子犯了风寒,总不见好,小小的孩子被病魔折磨得不轻,活受罪,我也是听御医说喝了姜糖水会好受些。最近天冷,你也要留心。”

“好。”提起天冷风寒,李檀想起身陷囹圄的岳渊,赶忙将来龙去脉简单同李念说了一番。

李念听后却要比李檀更沉得住气,劝慰道:“关心则乱,莫要乱了分寸。届时景王若真发难,我定会帮你,别担心。”

李檀听李念这般轻描淡写,又想起在御书房皇上口口声声唤着李念的小字“雪浓”,显然李念正得优渥圣宠,倘若她开口,皇上必定能听进去几分。

有她这根定海神针,李檀一直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下来。两人又说了诸多话,从家中近况到儿时趣事,再来就是边关七年的种种,听得李念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李檀从怀中掏出一支碧钗,递到李念的面前:“这个给你。”

李念接过来端详一番,一眼就认出这支碧钗:“呀,是珍儿铺的那支如意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