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去看孩子,要看孩子,只能把孩子抱出来,这一冷一热的,孩子容易受凉。
如今孩子满了月,天气也暖和起来,抱出来转转也是行的。
走到内院,刘氏让周大伯父子在院子里等着,自己带着清霞去屋里抱孩子抱出来。
月子里的孩子见风就长,更何况万氏吃得好,奶水足,小元宵每天吃得肚儿圆,到了满月那天,足足有十一斤。
满月了的小元宵,可爱得不得了。
曾经红通通皱巴巴的皮肤变得又白又嫩,小手肉乎乎的,像刚出锅的肉包子。
眼睛黑黝黝的,不含一丝杂质,轻轻松松就能望进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刘氏满眼疼爱地抱起孩子,给孩子戴上一个银锁。
万氏眼尖,一眼看出银锁怕是不便宜,做工不算很精致,分量瞧着却是很实在,估摸着要三四两银子才能拿下。
大房一家挣钱不容易,万氏赶紧推辞:“大嫂,他一个小孩子,哪用得着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拿回去,等清波媳妇给你生了孙子,拿给孙子。”
“没事,我给自家侄儿送点东西,偏你说法多,都是自家孩子,给了就拿着。”刘氏一脸的笑。
万氏这话算是说到了刘氏心里,明年儿子就要娶媳妇,若是快的话,后年就能抱上孙子。
话说到这份上,万氏不好再推辞,接受了大嫂的心意,心头思量着,回头给大房回礼时,备厚重点。
刘氏看着白胖的元宵,越看越喜欢:“弟妹啊,咱们元宵长得很真好,我见过那么多孩子,就没有比他更会长的孩子,他瞧着可比他哥哥姐姐有福多了。”
万氏赞同地点头:“那可不,怀他哥哥姐姐那会,能把肚子糊弄饱就不错了。”
哪像怀他的时候,每天都有肉吃,还变着花样吃。这孩子这才满月,都快赶上清文三个月的重量了。”
妯娌俩在屋里说着话,可苦了外头等着的周大伯父子,光听见里头说话,半天不见把孩子抱出来。
周清波不好催他娘,周大伯也不想惹刘氏,干脆叫了清霞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