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口舌之争(1 / 2)

一直到半个月后,赵东来从县城里回来给叔爷做寿。

吃过午饭,赵东来溜达到村里大树底下和村里人聊天,他许久没回村里,想听听村里有啥新鲜事。

树底下坐了一圈村民,或个一堆嗑瓜子的,或拿着针线框做针线的。

汉子和妇人们各自一边,既能说话,又不怕惹闲话。

“叫我说啊,周家真是不会想,把个好好的闺女说给陆虎子那个爹娘都死了的孤小子。”

“先头我看万秋娘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还以为她要把闺女嫁到镇上去,谁知道选来选去就挑了个没爹没娘的。”二牛娘边纳鞋底,边跟旁边人讲得唾沫横飞。

周家大房隔壁的桂花婶,也在树底下跟人聊天。

听见这话,当即板起脸:“二牛娘,你说话别那么难听,张口闭口就是没爹没娘。”

“人家周明远家做事可还叫了你家男人的,得了钱就不认人了是吧?别人家闺女定亲碍你啥事了?说了半拉月了还住不了嘴。”

桂花婶跟刘氏关系好,她女儿和清霞两姐妹也交好。

二牛娘和吴秀娟嚼舌根这事她也知道,没听见就罢了,既然她听见了,肯定得说叨几句。

刘氏家里做生意,可从她家买了不少鸡蛋蔬菜,她心里面记着周家的好。

碍着她啥事了?

碍着她家发财了,要是没有陆虎子,说不定她家二牛就能娶到周清荷,娶了周清荷,她家也能去镇上做生意。

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想想,不能说出来。

二牛娘心里憋着气,沉着脸:“咋不能说了?我说的都是事实,嘴长在我身上,我想说啥就说啥,关你啥事,你不爱听就把耳朵堵上呗。”

桂花婶停下手中的活,冷哼一声:“虎子又没惹你,你老说人家爹娘是啥意思?尽往别人伤口上撒盐是不是?陆山两口子在的时候,也没少帮咱们村里人,做人还是要积点口德。”

村长家老伴张氏也在,都是村里人,吵来吵去不好。

张氏便起来打圆场:“好了,都别吵了,这儿这么多人在,可不是来听你们吵架的。”

村长家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桂花婶顺势坐下,继续和身边的人说起家常,不再理会二牛娘。

二牛娘也不想惹张氏生气,当即闭了嘴。

她这些日子天天在村里说周家的事,早有人看不惯,只是这不是自家的事,谁也不想去出头。

这会子桂花婶起了头,哪怕张氏说了叫大家别吵,还是有不少人凑在一堆小声议论。

“死者为大,不管咋说都不应该说已经走了的人,多不尊重。”

“可不是吗?我看呐,二牛他娘是心里不甘,听说她想叫二牛娶清荷那丫头,被挡了回来。”

“她在做梦吧,清荷长得多好看,又有本事,二牛就是头憨牛,老实巴交的,那配得上清荷。”

二牛娘心里本就不忿,凭啥她提了她家二牛和侄儿,万氏话都不接就挡了回来。

在她看来,不管是二牛,还是娘家侄儿都比陆虎子好。

至少她家里人都在,娘家还有三个哥哥,遇上啥事总有人能搭把手,像那种父母都没有的人,只有被欺负的份。

这些人竟然都觉得她家二牛配不上周家丫头!

一股邪火冲上二牛娘心头,她大声嚷道:“陆虎子再好又怎么样?爹娘都死了,听说当初带他走的师傅也死了,说不定就是他命硬,克亲。周家把女儿定给他,也不怕出意外。”

二牛娘吼完,树下静得出奇,大伙都不愿再搭理她,看向她的眼神也带着鄙夷。

因为嫉妒别人,就说别人命硬克亲,也太恶毒了。

赵东来一来就听见二牛娘这话,忍不住出声:“什么乱七八糟的,虎子怎么就克亲了,他如今可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日日都跟在县太爷身边,你们可别乱说话。”

“啥?陆虎子不是在镇上巡街吗?怎么又是县太爷身边的人了?”村里人好奇,围着赵东来七嘴八舌地问道。

赵东来得意一笑,仿佛陆承泽是他家的人一般:“县里新上任的县太爷,就是镇上从前的书吏,虎子跟县太爷从前那都是称兄道弟的。”

“而且虎子有能耐,帮着县太爷抓了县里的恶势力,现在已经是县里响当当的人物了。

陆虎子是县太爷身边的红人,这个消息叫村里人吃惊不已。

张氏怕村民信了二牛娘的鬼话,一脸严肃地道:“别听二牛娘说的,陆山当年是出了意外走的,陆山媳妇是身子弱,伤心过度没的。”

“而那江师傅,我听说是出门遇到了水匪,受了重伤,哪里能什么都扯到虎子身上。”

大伙纷纷点头,听张氏说出来,确实不是陆虎子命硬。

不仅不命硬克亲,相反是命太好,不声不响地成了县太爷身边的人,谁家小子能这么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