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三)(2 / 3)

余茂学:“去夏海平的办公室。”

夏海平有单独的办公室,每年的质检报告都会交到他这里,再封存。办公室旁边有个仓库,专门存放质检报告。

余茂学打开门,里面放着货架,货架上的箱子按照年份码放。贺仲明打开最新一年的,里面竞然是空的,再打开上一年的,同样是空的。贺仲明的脸色很难看,“余队,没有了。”余茂学自然看到了,本就冷的脸更冷了,幕后的人算到阮氏会用质检报告,提前转移走了。

余茂学:“把厂长的电脑搬回去,让技术部恢复数据。“他走出仓库,看到走廊尽头有个摄像头,“把厂子里所有监控资料拷回去。”余茂学给阮晴打电话,告诉她情况。阮晴沉默了一会儿,像是宽慰他,又像是宽慰自己,“想的挺周到,看来不把阮氏打垮,对方不罢休啊。”“你只能想别的办法。”

阮晴道了声谢,挂断了电话。

阮曜听到了电话的内容,脸色从铁青转为颓然。苗婉盈担忧地看着他,伸出手,想拍拍他的肩膀,又放下。

阮晴沉吟一会儿,问朱广正,“你能打开我爸的办公室吗?”“可以,我有钥匙。”

阮晴起身,“去他办公室看看。”

阮培良的办公室是密码锁,朱广正打开锁上面的盖子,刷了卡,门应声打开。房间里还保留着阮培良出门的情景,文件摊在桌上,半杯咖啡放在一旁,电脑开着,动态屏保隔一会儿变换一次。

阮晴坐在阮培良的位置上,碰了下鼠标,屏保消失,现出桌面。点击我的电脑,从D盘开始查找,E盘是储存工作文件的,储存了很多计划表、报表等。阮晴看了一遍,没有找到想要的,又打开F盘。F盘里只有一个文件夹,点开了,竞然是各个厂的质检报告。

朱广正瞧见,啊了一声,“董事长果然有先见之明。”阮晴勾了下唇角,找到了顺德加工厂的质检报告,拷贝了一份。有了这个,就能证明,当初的饼干没有质量问题。朱广正在公司WB上放了质检报告,并且声明,饼干每次上市,都会经过严格的检验,不然此次的投毒事件,死的就不止一个工人了。朱广正又联系了几个大V号,希望对方能转发,扩大影响力。可是阮氏正在风头浪尖上,大V们都没有回应,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想明哲保身。朱广正叹了口气,果然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公司的WB上,有支持的,也有辱骂的。

朱广正想买热搜,阮晴摆摆手,“我们已经证明卖出的饼干没有问题,其他的不用操作。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很快就会有别的新闻出来,冲淡这件事。”

阮曜也同意,他深有体会,当初深瞳因为谋杀案的事陷入低谷,不也走了出来么。

只是投毒的人,一天不抓住,阮氏就像在暴风雨中漂泊在海面上的扁舟,随时能被打翻。

阮晴不想违背纪律,还是给萧景赫发了信息,询问案件进展。过了十几分钟,萧景赫才回过来,【别急,在抓人了,再坚持坚持】协查通报发出后,各个地方的公安局、派出所都在留意夏海平。两日后,在距离津口市五百公里的丹坪市找到了他,萧景赫带着简世国跑了一趟,押解回来。

在路上,萧景赫问询了夏海平。

夏海平知道自己一旦被抓,等着他的只有坐牢,反正妻子和儿子都已经去国外了,他无牵无挂,无所谓了。

夏海平交代的很痛快,他收到了一封信,要求他在饼干厂投毒,为表诚意,会往他的卡上打一百万作为定金,事成后还有两百万。他跟田越蒲一样的反应,以为是诈骗,谁知道卡上真的多了一百万。他犹豫起来,儿子在读高三,学习成绩不好,能不能考上本科,还是个未知数。妻子一直说,如果家里有钱,可以送儿子出国读书,国外没有那么卷。如果有三百万,就可以送儿子出国了。

可他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信守承诺,要联系上对方才行。既然对方知道他家里的地址,塞信进来,那他是不是也可以把信放在门口,与对方沟通。

抱着试试看的心思,夏海平学着对方,打印了一页纸,塞到信封里,上班前放在门口。等他回来,信果真不见了。他忐忑地等着消息,第二天下班回家,收到了回信。

对方不但答应给他剩下的两百万,还答应他送他儿子出国读书。夏海平得寸进尺,要求立刻送儿子出国,他保证会投毒。过了两天,对方竞然送来了一所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夏海平震惊了,他只是要求送儿子出国读书,没想到对方直接办妥了学校。他意识到,对方的实力很强大,不是有权就是有钱。他放了心,决定投毒。因为他是管质检的,有权检查任何一个操作步骤。又在工厂干了许多年,哪里有摄像头,闭着眼睛都知道。他专门避着摄像头走,寻找下毒机会。就这样寻了一日,第二天,寻到了机会。有一袋拆开的面粉放置在地上,而那个位置正好是摄像头死角,他快步走过去,趁人不注意,把口袋里装的亚矿酸钠放了进去,还拎起袋子抖了抖。

正在抖的时候,工人回来了,忐忑不安地叫了声夏主任。夏海平黑着脸,“跟你们说过多少次,面粉拆开了要立刻用掉,不然潮掉,或者跑了虫子进去,检验不合格,得浪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