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李玉成婚(1 / 2)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要记住,政务的处理不仅是对上负责,更要对百姓负责。多下乡走走,看看百姓的真实生活,这对你会有很大帮助。”

李玉若有所思地点头,“太傅所言极是,晚辈定当谨记在心。”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周怀远谈起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言语中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惬意。

“有时候,我觉得人生如四季,年轻时如春夏,忙碌而充实;年老了,便是秋冬,可以慢下来,享受岁月静好。”周怀远感慨道。

李玉听后,心中不禁对未来多了一份期待,也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告别了周怀远,李玉离开周府时已近黄昏。

回程的路上,他经过一片开满野花的田野,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美得令人心醉。

他忽然想起宋明月,不禁加快了回城的步伐。到宋府时,宋明月已在门口等候,见到李玉下车,立刻迎上前,“李大人来了。”

李玉微笑着点头,将手中的一束野花递给她,“在路边摘的,觉得与你很相配。”

宋明月接过花,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谢谢

你,我很喜欢。”

两人并肩走进府中,李玉觉得,人生的美好,大抵就是这般简单而温馨的时刻。

随着时光的流逝,李玉在朝堂上的地位愈发稳固,而他与宋明月的感情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愈加深厚。

这一天,李玉正要出门上朝,却见宋明月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件绣有祥云图案的锦袍。

“这是我亲手为你缝制的,希望能在你处理公务时带来好运。”宋明月微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柔情。

李玉接过锦袍,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谢谢你,明月。有你在身旁,我无往不利。”

这句话不仅是对宋明月的感谢,更是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承诺。

在朝堂上,姬宴礼正与群臣商议边境防务的问题。近来,边境小国蠢蠢欲动,虽不至于构成大威胁,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李玉提议加强边境守备,并派遣使者前往邻国,商议缔结更为稳固的和平条约。

“李爱卿所言甚是,朕也正有此意。”姬宴礼赞同道。

朝议结束后,姬宴礼特意留住李玉,询问他的看法,“李爱卿,你觉得目前的局势如何?”

李玉略一沉吟,回答道:“陛下,虽说边境尚无大事,但防患于未然是必要的。只要内政稳固,外敌便不足为惧。”

姬宴礼满意地点头,“有你在朕身边,朕心甚安。”

这番对话让李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在于处理政务,更在于为大夏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几个月后,边境的局势果然趋于稳定,那些小国在大夏的威慑与友好政策下,纷纷选择了和平共处。这一切,让李玉在朝中的声望愈加高涨。

而在李府,宋明月也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与李玉的亲人们相处融洽。她的温柔与智慧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尤其是李玉的母亲,对她更是赞不绝口。

李玉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终于决定正式向宋家下聘,迎娶宋明月。

这一决定得到了家中长辈们的支持,尤其是他的母亲,早已将宋明月视作未来的儿媳,对这个温婉贤淑的姑娘赞不绝口。

为了下聘,李玉特意选择了一个吉日,并准备了一份隆重的聘礼。

他深知宋明月并不在意这些外在的形式,但他仍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

对她的重视与爱意。

准备好一切后,李玉一早便带着礼物和家人,前往宋府。宋家上下早已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府中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片喜气。

宋文才夫妇热情地迎接李玉和他的家人,虽然是第一次以这样的身份见面,但双方都显得十分亲切自然。宋明月站在父母身旁,穿着一袭素雅的长裙,脸上带着羞涩的微笑。

李玉上前,郑重地将聘礼呈上,“宋大人,今日李某特来下聘,愿能与明月共度余生。”

宋文才接过礼物,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李大人如此诚意,我与内子自然是乐见其成。明月这孩子能有如此归宿,也是我们的福气。”

宋明月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动人的光彩。她看向李玉,心中满是欣喜与感动。

两家人坐下来共进午餐,席间其乐融融。宋文才频频举杯,祝愿李玉与宋明月的未来幸福美满。

李玉的母亲也对宋明月充满喜爱,不住夸赞她的贤惠和聪慧。

随着婚期的临近,京城中的气氛也逐渐热闹起来。李玉的婚事不仅是两家人的大事,也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番热

议。

姬宴礼得知此事后,更是决定亲自出席婚礼,以示祝贺。

婚礼当天,李府被布置得富丽堂皇。

清晨的阳光透过红色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