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起身,觉得再留人家姑娘也不好了。
“有劳李大人了。”宋明月微微俯身,面上带着羞怯的笑意。
送宋明月回家的路上,李玉心中略感愧疚,“宋姑娘,今日之事是我母亲之过,冒犯了姑娘,还请姑娘赎罪。”
宋明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李大人多虑了,我倒是觉得这很有趣。更何况,之前的事情,李大人没有告知我父亲,我还得感谢你。”
李玉微微一笑,“宋姑娘本就无错,我自然不会多言。”
宋明月笑了笑,目光清澈,“李大人果然是个好人。”
两人一路闲聊,直到送她到家门口,李玉才道别离开。
李玉送走宋明月后,心情略显复杂。
他并非不喜宋明月,只是此刻他心中装满了公务,实在无暇顾及其他。
他回到府中,老夫人似乎早已料到他会回来,正坐在厅中等他。
“娘,您怎么还不休息?”李玉关切地问道。
老夫人见他回来,面露慈爱之色,“玉儿,娘知道你公务繁忙,但婚姻大事也不能耽搁。宋家姑娘不错,你不妨多接触接触。”
李玉轻叹一声,温声道:“母亲,我并非不愿,只是目前事情
太多,实在抽不开身。”
老夫人点了点头,语气中多了几分理解,“娘明白,只是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太过操劳。”
李玉心中一暖,点头答应。
接着,他回到书房,继续思考如何彻查科举舞弊一事。
翌日,天刚蒙蒙亮,李玉便动身前往礼部。
他心中已有计划,准备从赵明礼身边的人入手,寻找突破口。
李玉带着几名心腹,来到礼部,径直走向赵明礼的办公处。他故作随意地与赵明礼闲聊,试图从中探听出一些蛛丝马迹。
赵明礼见李玉前来,心中暗自警觉,但面上仍维持着客气,“李大人今日怎么有空到此?”
李玉微微一笑,“赵大人,昨日的事情还需您多多配合。”
赵明礼心中一凛,面露为难之色,“李大人,您也知道,科举之事非同小可,我也只是按规矩办事。”
李玉点头,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赵明礼身边的几名属下,“赵大人,您这几位属下看起来都很尽责,不知是否可以借来用用?”
赵明礼闻言,心中微微不安,但碍于李玉的身份,只得勉强同意,“李大人请便。”
李玉心中一动,决定从这些
人中寻找线索。他带着几人离开礼部,随即展开调查。
在接下来的几日中,李玉暗中观察这几名属下,终于在一名叫做刘全的侍从身上发现了端倪。
刘全平日里看似忠厚,但李玉注意到他经常与赵东升府中的人接触,行动颇为可疑。
李玉决定跟踪刘全,直到找到有力的证据。
他安排手下昼夜不息地监视刘全的一举一动,终于在一个深夜发现了刘全与赵东升府的书信往来。
李玉紧紧盯住这封信件,意识到其中可能藏有重大的秘密。他并未打草惊蛇,而是选择在刘全与赵东升的联络中,取下了其中一封关键信件。
回到府中,李玉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件,仔细阅读。
信中果然提到赵东升与赵明礼私下勾结,操控科举一事。
“果然不出所料。”李玉心中暗想,握住信件的手不由得紧了紧。
他意识到这是揭露整个科举舞弊案的重要证据,必须尽快呈交给姬宴礼。
次日一早,李玉再次入宫拜见姬宴礼,将信件呈上。
“陛下,这便是赵东升与赵明礼勾结的证据。”李玉语气坚定,目光中满是决心。
姬宴礼接过信件,仔细阅
读,眉宇间的怒意更甚。
“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操控科举!”姬宴礼冷声道。
“陛下,如今证据确凿,只需您一声令下,便可将此事彻查到底。”李玉提议道。
姬宴礼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李玉,“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务必将幕后黑手一网打尽。”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李玉郑重答应。
随着调查的深入,赵东升与赵明礼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李玉带领一众官员,迅速展开行动,将两人一同押入大牢。
京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许多百姓对李玉的公正不阿赞誉有加,纷纷称赞朝廷终于还了科举一个清白。
然而,李玉心中明白,这仅仅是开始,朝中仍有不少人心怀不轨。
就在这时,一则消息传来,西域公主纳兰若竟然再次求见姬宴礼。
李玉心中微微警觉,暗想这次纳兰若又有什么打算。
姬宴礼听闻此事,虽心中不悦,但还是决定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