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以为他追随的是明君,所以无论有多少误会,有多少人言他功高震主,怕皇上震慑不得他,他都不曾放在心上。
本以为皇上也是如此想的,可如今看来,这一切却是如此好笑,他不该在心存幻想,有些事情,也是时候该浮出水面了。
想到此处,姬晏礼将手中染血破碎的令牌收起,“你怕吗?”
他看向陆安锦,眼眸灼灼。
“有何好怕?”陆安锦淡淡一笑,拉着他的手覆盖在自己的腹部上,“已有你的两个孩子,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那不也得陪着你一起闯吗?”
听到此处,姬晏礼心中掀起一阵波澜。
他紧紧握住陆安锦的掌心,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几日后,前线大军传来捷报,兆王竟是真的抵御了塔木国的进攻,塔木国已经率兵全部离去,甚至在走时还被兆王率领的大军狠狠咬了一口。
据说塔木国士兵损失惨重,此番离开亦是灰溜溜的,胜利的大军已经在回朝路上。
当日朝堂之上,皇帝心情大好,酣畅大笑起身后,便将前线传来的密信放到一旁,瞥了一眼前几日谏言的大臣。
“这样的结果你们可满意
?”
几个大臣如今连大气也不敢喘,只能纷纷低垂着头,连忙应和皇上的话。
“皇上英明!”
“哼!”对于大臣的奉承,皇帝并不屑,只是冷哼一声后沉着威严的目光在所有的大臣身上环视,“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但你们莫要忘了,即便是朕不宠他,即便是正视他无物,他也依然是朕的儿子,朕乃天子,朕的儿子又岂会差到哪里去?”
“皇上英明无双,兆王自然也得其传承。”一群文官连忙点头附和。
皇帝却是将目光落到了姬晏礼的身上。
“姬爱卿。”
“臣在。”姬晏礼双手抱拳,微微躬下身子,“皇上有何吩咐。”
皇上半眯眼帘,“前些时日,你也一同信任正的儿子,所以此次大军归来,便由你亲自迎接,如何?”
“臣的荣幸。”姬晏礼自然点头应下,皇帝再度大笑出声,只是这一次笑声里蕴藏的却满是得意,仿佛是教出了了不得的儿子,令他骄傲。
可明明他从前对这所谓的儿子甚少关注,甚至知道他曾遭遇着什么,也未曾理会,如今兆王亲自领兵打退塔木国,倒是叫皇上对他多了几分认同
。
又过了几日,兆王率领大军回归,大街小巷之上,百姓分别站在街道两边,手中拿着瓜果蔬菜,其中甚至还有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纷纷高举着想要送给此次大战归来的士兵。
“各位不必这般。”兆王骑马坐于最前,望着街道两旁的百姓眼中的喜悦心中自然亢奋不已,却也未曾打算收了这些东西。
“为我皇朝效力,那是本王份内之事,此番塔木国狗胆包天敢攻打我镇安关,即便不是本王,也会是其他将军,各位快将手中东西收回去。”
听到此言,一众百姓感动不已,将手中的东西举得更高了些。
“王爷此番率领大军去前线乃是凶险之事,如今打退了塔木国亦是喜事一桩,还请王爷莫要嫌弃我等的东西,快枪这东西收了吧!”
话虽是如此说的,但百姓只是高举着手中的菜篮,却也不敢上前打扰。
兆王不再说话,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帅领着大军前往皇宫方向。
快要抵达宫门之时,便见姬晏礼已经率人站于前方,“这不是九千岁吗?”
兆王骑马至姬晏礼身前,唇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不知九千岁对于本王这
一次的大战,有何看法?”
“兆王自然英勇无双。”姬晏礼薄唇轻启,面上却不见有丝毫敬佩之意,这话语之间反而像是带了一丝浓重的不屑。
兆王脸上的笑意骤然一僵,眼眸阴沉的扫了姬晏礼一眼,随后又恢复如常,“看来九千岁还是如同以往一般啊。”
“不过你莫要忘了,你如同以往一般,可本王却今时不同往日了,今日该是父皇命,你亲自前来接我等入皇宫吧?还不快带路?”
兆王有些得意忘形。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被打压忽视,如今却是打了一场大胜仗,无论是谁都忽略不得,无论是谁都无法再踩他一脚!
这一次的大战,保他一世,若是想要坐上那个最高的位置,也并无不可。
“兆王,请。”姬晏礼乖乖的退了一条路,兆王顺着他退开的那条路晃动马绳,不一会儿便已行至宫门。
一众大军自然不得进入宫门之中,皆是停在宫门之处。
皇帝早已带领着一众大臣全部守在宫门之处,瞧见兆王的身影,皇帝面带赞赏的伸出手轻拍了一下兆王的肩头。
“不愧是朕的儿子,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