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战事起(1 / 2)

“这……”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下兆王的话只能一个个的低下头去,以沉默回应。

瞧着这些官员这般模样,兆王心中火气更甚,眸中阴霾大起,“罢了,本王知道你们如今是看本王失了圣心,所以才一个个的恨不得离本王远一些。”

“但你们似乎忘了,当初你们根本王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如今本王落败,想必你们遭受到的重创也不比本王少吧?”

这话一出,其他官员面色顿时难看了起来,正如兆王所说,他们在兆王得了圣心之时,一个个的往上赶,结果兆王失了圣心,他们便被打入尘埃。

“这般形势也容不得你我之间在拐弯抹角。”一旁的五品官员想了想后,恭恭敬敬的朝着兆王低下头去。

无论他心中是否真的对兆王恭敬,表面的功夫是做全了的,“为今之计,是臣等如何帮助兆王重新获得皇上的心,只有这样,你我才能真正翻身,才能不被他人侮辱践踏。”

听到这话,其他官员只能点头附和。

不多时,那五品官员似乎有了主意,“兆王,听说那蛮夷又来进攻我朝镇安关,如今战事又起,圣上正因为此事心烦不已,若

是您能带兵前往,届时必然能让皇上刮目相看,也许能够重获圣宠啊!”

一听这话,兆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看着那五品官员的眼眸也带了些许杀气,“你难道不知道那蛮夷之人个个身高体状?他们一个人便能抵得上我朝两个,想要轻易将他们击败又岂是三言两语的事?”

“可那是唯一一个机会!”五品官员紧张的眼珠子滴溜溜的四处转,鼓足勇气再次开口道,“您作为率领将士抗敌的王爷,自然可以居于幕后,不必亲自上阵杀敌。”

“蚂蚁屡次进攻,却每一次都落败,虽然每一次耗时极长,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微臣觉得,王爷可以一试,万一真能获胜归来,那获得圣心乃必然之事!”

五品官员的话,叫兆王沉默了下去。

正如他所说,黄帝为蛮夷进攻的事情头疼不已,虽然镇安关那边有人镇守,可蛮夷之人每一次进攻都耗时极长,而且来势汹汹,只要稍不注意,落败也不过是转眼之事

“你说的有理。”想了许久后,兆王下定了决心,他一咬牙,猛的从靠椅上站起,“如今唯有此招,才能叫父皇对本王再度刮目相看。”

“放

心吧,本王若有朝一日能够再次翻身,必然不会忘了你今日的功劳。”

“多谢兆王!”那五品官员连忙跪倒在地,似乎已经瞧见了兆王未来能够再度获得皇上重用的模样。

一旁的几个官员见状也连忙纷纷低下头去。

他们虽然对兆王没什么信心,却也知道那五品官员所说不假,兆王虽然自荐,却也不必亲自上阵杀敌。

果不其然。

第二日,朝堂之上,兆王自荐前往镇安关,惊的一众官员面色大变。

皇上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看着兆王,许久之后叹息一声,“你可想好了?要知道镇安关真正的危机并不只有关卡,运输粮草的过程也是危机重重的。”

“儿臣想好了!”兆王说着便抬起头,言语里面皆是坚定,“儿臣犯下大错,父皇却不计前嫌,儿臣心中有愧,只想能够弥补一些。”

朝着兆王这般坚决,皇帝也不再劝阻,只是对于兆王此番自荐,心中多了些许宽慰。

只是,这一次兆王并不是独自前往,皇帝还派了姬晏礼随同,得知姬晏礼也要一同前往,兆王脸色阴沉,却也不得不应下。

回到府上后,姬晏礼便将此事告知陆安锦。

陆安

锦眉头一皱,心中危机大起,“兆王如今恨你入骨,若是你与他一同前去,只怕他会在去的路上便对你下手,这不是一件好事。”

“不必担忧。”朝着陆安锦忧心忡忡的模样,姬晏礼心中反倒多了些许雀跃,连他自己也没能注意,“这于他而言,是好机会,可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

陆安锦面色一顿,有些不可思议,“你想在路上对兆王下手?不行!绝对不行!到时候不仅会有上万将士随从,甚至皇上为了保护兆王的安危,还会在兆王身边安插眼线。”

“你若是在路上对兆王下手,就算没有足够的证据,只要那眼线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也会叫皇上对你心生猜忌。”

“呵。”姬晏礼薄唇勾起,清冷的嗓音溢出一缕低笑,“怎么?你当初不是盼我死?怎么如今倒是担心起我的安危了?我死了,你回陆家,到时自有陆家庇护于你。”

“爷的意思是说,我到时候可以带着小朵再找一个?”陆安锦眉梢一挑,没有跳下姬晏礼的陷阱,反而问道,“让她叫别人爹爹?”

姬晏礼额头青筋霎时跳了两下。

本以为是给陆安锦设圈套,没想到倒是

他自己跳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