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查探(1 / 2)

“宰相……郭将军。”

姬晏礼骨节分明的手捏着白玉茶盏,一双幽暗的眼眸骤然沉下,“呵,原来这背后的水竟是如此之深,宰相一直以皇上为主,没想到背地里竟是也存了心思。”

“是。”墨月道,“属下还查到了另一件事,这件事……事关典王。”

说到此事,墨月有些犹豫,“典王不争不抢,但此番属下前去虞城之时经过一处镇子,发现那处阵子里有不少遗留的长枪与长剑。”

“属下探寻一番后发现之前竟是有一伙人在那里停留过,听镇子上的百姓所说,曾经听见那伙人里面的一个将领称领头之人为……典王。”

典王,是前朝遗留在民间之五子,由于是在民间长大,即便后来被寻回,也不过只能当个闲散的王爷。

他似乎也很清楚他的存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威胁,所以这些年来一直不争不抢,更是将存在感降到最低。

却没想到,就连这多年来不争不抢之人,原来也在暗地里面有自己的心思?

“我知道了。”

沉默良久后,姬晏礼狭长眼眸眯起,“既然典王待人离开那处阵子,便说明朝中可能已经有人发现

了他所做之事。”

“你且派人前去查探,至于能不能查到典王后来的踪迹也不重要,过几日我会亲自前去典王府中,倘若他与当年的大战有关,那么……”

后面的话,姬晏礼没有说完,但他手中把玩的白玉茶盏却是在瞬间被他捏破。

茶盏在他手中碎裂,尖锐的棱角划伤他的手掌,姬晏礼却恍若未觉,只是将手中的碎片挥开。转身离去。

正如他所说,不过两日的时间,他便寻到了借口前往典王府中,却没想到典王没见到,反而见到了典王的几个孩子。

这几个孩子如今已有十余岁,只是他们之间并不团结,反而在望向对方之时眼里迸射出浓重的敌意,仿佛面前站着的并非兄弟手足,而是可以刀刃相见的敌人。

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典王,绝不可能是安分守己之辈。

姬晏礼顺着典王这条线继续查,没想到竟是查到了赵家,赵家一直以来都与典王有生意上的往来,只是这所谓的生意不过是合伙开了几家胭脂的铺子。

几家胭脂的铺子,就能将堂堂的王爷与一个家族联合,还真是好大的算计!

姬晏礼心中冷然,细思片刻

后将此事禀报给皇帝。

“放肆!全都放肆!”

皇帝勃然大怒,将手中的奏折狠狠的砸在了姬晏礼的额头上,将姬晏礼额头砸出一个小小的血洞。

猩红的血从额头蜿蜒滑到脸颊上,姬晏礼却是面色未变,只是半低着头道,“皇上息怒。”

“息怒?”皇帝怒气更甚,“在朕看不到的地方,他们竟是有了如此多的小心思,只怕还不等朕百年之后,他们便要起兵造反!”

只是怒气过后皇帝也迅速冷静下来。

身为九五至尊,他自然不可能凭意气用事,决定一个王爷和一个家族的存亡。

“你说,朕要如何惩罚他们?”

皇帝坐回龙椅,眯着眼睛看着姬晏礼,两只在龙椅的把手上轻轻的敲击着,恍若夺命的长剑在姬晏礼颈间跳了一下又一下。

姬晏礼呼吸微顿。

他没有抬头,亦没有露出丝毫破绽,只是半刻钟后呼吸变得急促,仿佛已是紧张到了极致。

“皇上恕罪,典王这么多年来不争不抢却在背地里养了兵,而他养兵多少尚且无人注意,如今不宜打草惊蛇。”

“嗯。”皇帝深觉有理,“你在朕的身边,倒是叫朕省了不少

心。”

“既然不能打草惊蛇,那么……他府上的妻妾也是时候发挥作用了。”

“是。”姬晏礼低头应下,甚至没有再问皇帝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伴君如伴虎,这几年他恍若每一瞬都行走在死亡的边界上,对于皇帝的意思,他早已熟知,也便不必再多问。

朝中民间只道他是阴狠暴力的九千岁,却没有人真正想过,他背后的君主,才是这世上最为恐怖之人。

几日后,姬晏礼派人与典王府上的妻妾见面。

由于典王不受重视,自身也不争不抢,所以所娶的妻妾也不过是寻常官员的女子。

她们对典王感情极深,姬晏礼便以她们背后的家族为威胁,逼的她们只能听命。

偏偏典王藏的极深,这么多年来,府上的所有妻妾,竟然真是不知他在背后所做的一切,只知每一个月的中旬典王总会早出晚归,至于去了哪里,这些妻妾也都全然不知。

仿佛所有的线索,都在这一刻断裂。

姬晏礼有些心烦,这些时日也都几晚才回到府中,为了不打扰陆安锦和姬小朵,他歇在了书房中。

可他却没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