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长陵县人士,既是一位经学家,也是一名画家。
他年逾八十,历经了大半生的官场生涯,可谓是饱经风霜。
他的学生和旧部遍布天下,人脉极为广泛。
赵岐对于《孟子》有着深入的研究,而《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正是由他所撰写。
此时,董太后心中有些恼怒。难道说万年公主想要釜底抽薪吗?
直接把两个九卿官位给他人。
董太后已多次碰壁,不敢小觑她。
董太后没有正面回应,问道:“诸位爱卿,长公主的意思,大家以为如何?”
此事牵涉贾诩,贾诩要避嫌。
杨彪作为长公主一派文官党首,当仁不让,率先表态,“老臣觉得赵邠卿,声名远播,足可以胜任。”
长公主一系文官、西凉武官纷纷表态支持。
连蜀郡赵氏代表司空赵温、司徒赵谦等中间派也是齐齐表态。
董承本想反驳,一看众望所归,急忙闭嘴。
这是活得够长,妥妥地活出来的威望。
刘协看向董太后,见她轻微叩首,立即宣布道:“那就依皇姐的意见,拜议郎赵岐为太仆。”
两个九卿,太仆有了人选,还有一个大鸿胪。
董太后自然不会让万年公主继续说话,瞪了一眼董承。
卫尉董承明白,禀报道:“陛下,贾诩清君侧、杀王允有功,尤其擅长外交,这个大鸿胪,由他担任,最合适不过。”
董承说什么,伏完就反对什么。
光禄勋伏完不遑多让,急忙站出来禀报:“陛下,臣举荐一人可担任大鸿胪。”
嗯?
好戏上演了。
两个国丈当庭争风吃醋。
天子刘协童心顿起,戏谑问道:“伏爱卿,你举荐何人?”
伏完无视董承恼怒的表情,媚笑道:“陛下,老臣举荐颍川人,原侍中、现平原相陈纪担任大鸿胪。”
陈纪,字元方,颍川四长之一太丘长陈寔之子,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并称“三君”。
下面立即交头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