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厂房学徒自己操作缝纫机做衣服的日子,沈澜昨天就和厂房里面的所有人说好了。
今天厂房里面,缝纫师傅会自己操作缝纫机,其他学徒也会各自领一套前两天厂里特意准备的半成品上衣,交给她们,作为实战操作。
“沈姐姐,咱们厂这批学徒里面,手艺比较好的,看起来还不少。你看看她们,真正独立操作起缝纫机的架势,比我当年从你家出师那会儿,还要沉着冷静呢!”
厂房外面,沈澜和何月如正站在门外,看着厂房内,缝纫师傅正对留下的那十二个学徒进行实战考核。
她们一个个埋头踩着缝纫机,手速和腿速,在沈澜和何月如这里,基本上都已经算是上品。
沈澜对这批学徒也很满意,如果今天考核结束,没出什么意外,她将会给这些学徒,还有缝纫师傅,一人发一点工资,作为开张一个月的奖励。
“月如,一会儿我去算一下咱们厂里的账,你在这里继续看着她们,千万别让她们的师傅悄悄给她们放水。”
考虑到都是一个村子里的村民,之前就有缝纫师傅给学徒放水的事情。
沈澜要去查账发工资,就
只能将盯梢的任务交给何月如。
何月如一脸严肃的点点头,“你去吧,沈姐姐,这里我盯着。”
沈澜朝何月如点点头,这才从一号厂房离开,前往四号厂房隔壁单独隔离出来的小房间。
这是她特意让韩叔帮她改造的一间厂房。
厂房被分割成宿舍、食堂,以及办公区。
食堂面积很大,宿舍空间要小一点,因为现在她招收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本地村民。
下午下班,她们都会回家住,宿舍现在基本上都是空的。
就只有何月如,还有一个叫二红的学徒,住在宿舍里。
办公室是独属于沈澜自己的,她平常来缝纫厂,都会先去厂房走一圈,然后再到办公室查账,画图。
由于其他人都没有重生的记忆,所以沈澜要是想让缝纫厂挣到钱,就必须超出时下潮流的进军速度,赶在下一个季度的潮流到来之前,提前画好一批与潮流服饰相同的衣服图样。
可这样一来,她留在家里和儿子身上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
小北北现在已经开始学习说话和走路,即便他还不足七个月,但在沈澜看来,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会
有很大帮助。
在北北学习说话和走路的同时,她还特意去镇上的书市里,给儿子买了很多的图画书。
引导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认识和学习。
宋淑仪对于这点就一直不看好,她觉得一个还不到七个月的孩子,整天都要听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这样难懂又枯燥的书本,实在是太可怜。
未免自己的大外孙子吃这种没有用的苦,宋淑仪每天从地里回来,都要比沈澜先一步,将孩子抱到邻居家,藏起来。
藏起来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孩子多玩一会儿。
沈澜对此很无语,但是对于老妈疼爱外孙子的心思,也没办法,就只好决定每天中午都要抽时间回去,看一下儿子的早期学习情况。
而今天她要是想要早点回去,就得抓紧搞定面前的这堆账目。
“红色布匹,进购布匹数量,十匹。墨绿色布匹,进购三匹,其他颜色,除了常卖的颜色,基本上每个月的进购数量,都是一样。”
沈澜将最近一周的进货单快速清算了一遍,等到清算清楚,就将临近这周的账目,与前几周的账目放到一起,算出盈利总和。
这个月她没让厂里的员工去卖衣服,就只是让她们每天回家之后,如果有人询问,就做口头宣传。
口头宣传之后卖掉的衣服,沈澜这边会看在员工的面子上,给她们的亲戚朋友,全部打八折的优惠。
除了这部分盈利,剩下的盈利方向,就都是沈澜自己去阳城开阔的市场。
“摆地摊盈利五千,两家国营商场,一家盈利七千,一共是一万四,再加上村民的两千,一共是二万八,减掉这个月买布料的钱,剩下二万三,房租一千……”
厂房员工,算上何月如一共是十六个人。
何月如现在算是缝纫厂的经理,每个月工资三十。
缝纫师父每人每月工资三十五,一共是三个人,就是105块。
剩下来的十二个都是学徒,当初何月如当学徒时候的工资,就是一个月十块。
为了不让月如妈听到了什么,再来闹,沈澜给这些学徒的工资,算的也是每人十块,一共就是120块。
零零整整全部加起来,这个月她要开出工资255块。
“厂长,何经理那边出事了。”
沈澜刚算到205块,办公室门口就传来二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