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泥坯放进土窑,再次填入木柴,又在最上头盖了一层木屑。
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我师父一声起火烧窑脱口而出,这次来河湾村做赝瓷器,便算是进行了最后一步。
烧瓷,绝对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个累人的活计。
第一次起火烧窑,足足烧了一整天,期间我师父一步也没离开过,一直小心翼翼的盯着土窑里的火,我则是在旁边带着几个帮忙的村民,按照我师父的要求或
是加大土窑里的火势,让土窑里的温度升上去,或是把火势压下去,控制温度。
傍晚,农大婶把做好的饭菜送到了这儿,草草吃过饭后,又等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土窑内的温度降下去,师父这才让我们清扫土窑,把经过第一次淬火的泥坯搬出来。
经过第一次淬火的泥坯,还没彻底瓷化,就更谈不上和瓷器一样美观,怎么说把灰尘清扫干净后,看着那些泥坯不是暗红色、就是暗褐色,要么就是泛白,像是石灰的颜色。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没有开裂,我师父看完后,也说这一次底色烘的很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第二次上釉,然后继续烧制,如此反复直到这一批瓷器的釉色无限接近与真品。
我原以为这底色烘的如此完美,接下来重复上釉烧制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可就在上釉到第三遍,烧制完成,我们把那已经和真品相差无几的瓷器从土窑里搬出来后,却发现每一件瓷器上都布满了裂纹。
而且那裂纹密密麻麻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下子,我愣在原地,我师父也是眉头瞬间紧皱了起来,帮着忙活了一天的农大叔见状,也愣了,半晌后农大叔率先缓过神来,嘟囔了一句:“咋……咋就开裂了呢!”
“刚刚不都还好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