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时候,老头便从背袋里,拿出一个被抱的层层密密的物件。
从外形看,应该是个盘子。
农民满头是汗,特别的口渴,眼睛一直都盯着桌上的茶。
我随即笑道:“这位大哥,您贵姓啊?”
农民很是憨厚的说道:“我叫孟天顺,是打荔海村过来的,孩子要上大学,家里没钱,就把祖传的东西,拿来看看能不能换点钱!”
“孟大哥,你先稍坐,喝点水,吃点糕点,我先看看这物件!”
孟天顺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端起茶杯,就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我打开那个纸包,当里面的包裹的物件,呈现在我的眼前时,让我是大吃一惊。
这居然是件明青花的盘子。
而且保存的还特别的好。
可越是保存好的东西,赝品的可能就越大。
一件传世下来的古玩,要经历很多时间的摩擦,包括中间的迁徙,或者战乱等等。
特别是瓷器,保存完好的概率,真的是比较低。
这也是为啥,一件古玩,会那么值钱的原因之一。
鉴定瓷器,无外乎是摸,擦,听,看这几样。
第一眼的感觉虽然重要,但是错误,也往往会出现在第一眼上。
这是我
看过师父给我的笔记后,所获得的领悟。
也是造假的关键步骤。
但是孟天顺的这个明青花盘,摸之手感细腻,擦之花色沉着,听之声音清脆,看之釉色完美。
连底款都没有任何的问题,是件真品明青花圆盘。
明青花虽然没有元青花昂贵,但是也要看朝代。
孟天顺的这枚青花圆盘,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烧制工艺,都有明洪武时期的特点。
明洪武时期的青花,大体上也延续了元青花的诸多特点。
但洪武时期的明青花存世量特别的稀有,价值也极其的昂贵。
所以,这个明洪武时期的青花,市场价可以估到六百万。
看到这里,我便小心翼翼的放下物件。
“孟大哥,这个盘子,你打算卖多少?”
孟天顺回头看了看那盘子,笑道:“这么说,这盘子是真货吧!”
我点了点头。
“是真品,明朝时期的青花圆盘!”
孟天顺跟着说道:“我来之前,村子里的人对我说了,他们说我这个盘子可值钱了,最少也得卖10万块!”
“我也不要多,我孩子几年的大学,连吃带喝得需要十万!”
“等他毕业之后,我还想给他找个好工作,也
得需要钱,所以,您要是觉得合适,15万咋样?”
15万。
我都笑了。
没有文化,是多么的可怕啊。
但是想想,孟天顺不过就是个农民而已,他能有多少的文化呢?
就算是有文化,也不一定懂古玩。
特别是在这古玩街。
如果在别的店,估计能卖出5万就很不错了。
道理特别的简单,古玩店收古玩,除非是真正的行家,否则不管是啥东西,全部都是十万以内。
稍微差点的,那就是万以内,几千几百的也都有。
所以,孟天顺的价格,我完全可以接受。
我立刻让孙梦莲去银行取钱,随即让孟天顺跟我签了收据。
收据一签,他想反悔都不可能了。
这就是古玩行的规矩。
孙梦莲很快就把钱给取了回来,15沓崭新的老头票。
这让孟天顺当场就有点紧张了。
呼吸都开始急促,拿起钱,吐了口唾沫就数了起来。
我都有点苦笑不得。
还好是15万,如果再多点的话,非给他累到不可。
即便如此,他还是数了足足半个小时。
确定数目对了,他又拿出个裤腿一样的袋子,把钱都整齐的码在了里面。
然后又紧紧的系在了
腰上。
我跟孙梦莲都觉得有些可笑。
直到孟天顺跟我们告辞之后,孙梦莲才激动的问道:“这个盘子是青花吧,能卖多少钱啊?”
“市场价,六百万,可能还多点!”
“我的天啊,这么值钱的东西,他15万就给卖了,这不是败家吗?”
我却摇头,淡然的笑道:“这不是败家,是一个人的价值观问题,他自己都不知道这盘子会那么值钱?”
“而且也不会有人告诉他,拿去鉴定,估计他连鉴定费都拿不出,只能是随着自己的想法来卖了。”
“高了怕卖不出去,低了,怕自己赔钱,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