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他一定心有不甘,将所有的模板要来珍藏,私人刻印,完全有可能。
宋代士大夫私人刻书,并不违禁。有刻印自己著作的;有刻印祖先遗著的;有刻印其师友著作的;也有刻印家藏善本的;另外还有刻印名家著述的。
这些私家刻书在宋代蔚然成风,许多著名版本就是私家刻印的。如福建建溪三峰蔡梦弼,他刻了不少书,流传到今天的有刻于1171年的《史记集解索隐》,该书的雕印、纸墨,均属上乘。
建安黄善夫在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刻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是现存最早的三家合注本,后世许多重刊本,都是以黄善夫刊《史记》为底本。他还刻了《汉书》、《东坡先生诗》等,这些书的字体刚劲似柳唐书法家柳公权,刀法严肃稳重,墨色黑而凝重,看上去庄严郑重,把雕版印刷技术推向了新的水平。
只不过,横亘在卢灿心中依旧有个疑问,当年的情况非常恶劣,窦家怎么生存下来?
别忘了,北宋初年,渔阳是辽国属地,而且蓟县绝对是四战之地——大宋几次北征燕云十六州,主战场就在蓟县附近。
卢灿的历史知识储备不够,他并不清楚,窦家从来不是那种从一而终的贞臣世家,窦家人,在宋辽两朝,均有人做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五块钱的许诺放出去后,虽然是孩子之口,但依旧有家长相信。
这不,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五块木板,在院门口探头望了望,见屋中有人,她走进院子笑着问道,“窦奶,听说您家有客收旧板子,是有这事吗?”
当然有!必须有!
卢灿连忙站起身来,笑着接过她手中的这五块刻板。
“昔者周公问于商高……”
这一摞版子,最上面一块,卢灿只看了一句,便认出这是宋版《周髀算经》的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