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确。他准备见见卢灿的另外两位合伙人——胖瘦二头陀,找他们谈谈,合作投资收购意大利丽娃游艇的事情。
谈完这件事,他也要回英国,这次出门,时间太久了。
……
吃过早餐后,卢灿与阿尔达汗正准备出门。
客厅电话响了,接起来便听到温阿四的声音传来,“卢少,你回来的时机太好了!”
嗯?说得卢灿一愣,什么叫回来的时机太好了?
“有什么好事吗?”卢灿笑道。
“瓷王贾郑廷去世的事情,您知道吧?”电话那边的的温阿四似乎正在调整呼吸。
“嗯,看新闻了,挺可惜的!”
卢灿与贾郑廷打过两次交道,都不算愉快,但并不妨碍他对这位老者在收藏方面的尊敬。贾郑廷在香江的瓷器收藏圈中,绝对是头把交椅。
“贾家两兄弟阋墙争产的事情,您听说了吗?”
“真有这事?”卢灿追问一句。
“千真万确!”电话那边的温阿四终于气息平和,说话也利落很多。
“不仅如此,瓷王贾老的收藏品,两兄弟准备打包出售!另外,摩罗街的瓷王堂古董铺子,也准备转手。我估摸着您对这消息感兴趣,这不,我一得到消息,立即给您打电话。”
卢灿一怔,这消息有些突如其来。
瓷王贾郑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贾立文今年四十三岁,贾老的帮手,瓷王堂近几年都是他在负责。
小儿子贾立武,开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出租车公司,大小算个老板,也不是缺钱的主。
贾郑廷的瓷器收藏,号称“不断窑口不断代”,想来珍品不少。瓷王堂更是贾郑廷一手所创,算是祖业,生意也不错,又不是没有继承人
,怎么会卖呢?
更不应该在老父尚未安葬,就传出这种消息的?这不是摆明了让人唾骂儿孙不孝吗?
这不应该啊?
“你说清楚点,到底怎么回事?他们兄弟俩为什么要卖贾老的东西?”卢灿有点着急。
“我不是从拉普小镇收购了一批货品吗?今天一大早,我约了老学斋的马继明马老,准备匀几件物品给他……”
听他说完,卢灿总算明白过来,感情贾郑廷是被气死的!
八月份,贾立文接到一位古玩大买家(古玩掮客)提供的线索,说是印尼的一位华人家族,想要出手他的货品,其中瓷器三十多件,大多数是明清瓷器,还有两件宋代明窑精品之作,此外还有字画、古籍若干。
九月初,贾郑廷去看过一次,货品是真的。双方很快签订收购协议,协议收购价为六百万港元,贾郑廷缴纳五十万元定金后回香江筹款。
九月下旬,款项筹备齐全,贾郑廷因为感冒,让大儿子贾立文前去交易。
在他看来,这桩买卖十拿九稳,贾立文的眼力也不算差,他大意了。
九月二十九日,贾立文带着三十七件瓷器、十五幅字画、四十多本明清古籍回香江。当晚,贾郑廷打开包装纸箱,很快发现不对。
三十七件瓷器中,竟然有二十九件是赝品!
十五幅字画中,有十二幅同样是赝品!只有明清古籍是真的!
老头子气得浑身哆嗦,更让他生气的还是自己的儿子贾立文!
随行工作人员迫于老头子的煞气,将贾立文头天晚上,应邀出席对方的宴请酒会并喝得酩酊大醉的事情抖露出来。
不用说,肯定是有人趁着贾立文喝醉酒的机会,将存放在他房间的古玩,掉包了!
贾郑廷狠狠的扇了儿子一耳光,然后自己就直直的倒下,就此去世!
卢灿听完后,连连摇头。
太可惜了,一代瓷王,就此烟消云散。
难怪贾老的小儿子贾立武不愿意就此放过自己的大哥!宁可卖了,也不愿意把父亲的遗物留给对方!
温阿四怎么得知这条消息的?
巧了!他今天早晨去见的这位,老学斋的马继明马老(马
衡的侄子),同样是摩罗街的一位收藏大亨级人物,与瓷王贾郑廷生前关系很好。
昨天晚上,贾立文不死心,邀请马老过去帮忙鉴定自己带回来的那些物品。
正在鉴定呢,贾立武闯进来,将大哥痛骂一通,马老自然也就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仅如此,贾立武当场就请马继明做仲裁,给父亲的遗物做价格评估,并问询马老,是否有意向接手贾郑廷的遗物。
瓷王的收藏外加店铺,那是很大一笔遗产,马老哪有那么多的资金做接盘侠?
贾立武于是拜托他,帮忙找找看,有没有愿意接受父亲遗产的合适人选。
刚才,温阿四带着东西见马继明时,两人聊到卢灿,还有卢灿在收藏方面的不菲成就。马老想到故人之子,心生感慨,忍不住突噜几句,被机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