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军机登门(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553 字 5个月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心中即便是有万千不满,冯升依然耐着性子解释道:“见过大人,我们冯家乃是北海知名的耕读世家,族人遍及山东,在民间名望不俗,绝对不会是什么为非作歹的歹人,如今青州战火频频,我们冯家一家三十余口被迫暂居此地,家中还有众多女眷,还请大人通融一二。”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示意手底下的小厮拿了些银钱,给眼前这位大人。

远离了一线作战部队,孙子墨也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比如说面对金银的诱惑时,他已经无法抵挡了,毕竟世家出手,还是很阔绰的,一下子给了十两银子,比起他的俸禄来说,要多太多了。

当然,他也很清楚,这个银子,并不是他自己的,是他跟一众弟兄的。

不过,哪怕是收了钱,他们也不会让这些世家遂了心意。

因为他们对救民军还是有归属感的,所以事情还是要干的。

这和他的前军人身份有关系,救民军的军法历来严苛,对于胆敢不听从号令,玩忽职守的人历来都是惩罚的非常严酷的。

所以短时间内,玩忽职守他还不敢,不过穷怕了的人见到钱,总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由此也看了出来,目前的大乾王国各项规章制度都不完善,吏治还是任重而道远。

队伍还未走向全国,就已经开始急速腐化了。

孙子墨一边不动声色的把银子收下,一边是暗思着这冯家到底是什么来头,会不会给他的村子里造成什么麻烦。

之前冯升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基本解释了冯家来历和来此地的理由,孙子墨听罢略微点头,因为即便这冯升不说,他大概也能够猜测地出来这冯家出现在此地的原因。

因为像他们这种情况的大户人家基本都是逃难,而只要他们不做过什么过激的对抗反应,大乾王国一般也不会为难他们,和其他的士绅大户们同等对待!

即便是伪明官宦家族,只要不搞事,也不要公开宣扬什么老子家里在明王朝当大官,等朝廷大军打回来就杀光你们这些泥腿子之类的言论,大乾王国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没办法,这年头的士绅大户人家往往就是读书人人家,而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就是参加科举去当官的,所以那些真正的大户人家里肯定是有人在明王朝里当官的。

这要是都抓了杀光了,那么青州府说实话也就剩不下什么真正的书香门第大户人家了。

再者,你把人家的家人都杀光了,那些在明王朝当官的大官们还不得一门心思鼓动朝廷发兵镇压他们大乾王国啊。

如今的大乾王国需要时间,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是宁愿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反正只要这些士绅大户人家,那么是家里有人在明王朝当官的家族,他们只要不主动搞事,老老实实的缴纳赋税,那么大乾王国也是不会主动生事。

因此即便是孙子墨猜到了这冯家有可能是官宦家族,但是也不打算多搞事,不过孙子墨正打算说几句场面话,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别搞事,然后拿上银子就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脑海想起了什么,用着为严肃的语气对冯升道:“你说你们冯家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原籍何地?可是临朐冯家?”

听到这人的话,再看到此人严肃的表情,冯升心中暗道一声不好!

这个大乾官差头目怎么会突然说出临朐冯家这四个字?难道这个朝廷,对我们冯家有意见?

冯升猜的对也不对!

孙子墨的确是猜到了这冯家是官宦家族,但是之所以问出了一个‘临朐冯家’,那是因为他偶然听到上头的军官们说过,他们大乾王后的母亲便是出身临朐冯家。

而且他们虽然是一群泥腿子造反,但是随着视野的开拓,也知道北海冯家,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科举家族,在文坛赞誉斐然,而且据说冯家的族长,如今还在江南担任官员,且属于是封疆大吏的那种。

所以大家也不得不感慨,大王还真的是好眼神,在逃命的途中,还能寻到大家之后。

这个传闻虽然只在大乾王国内部小范围流传,但是他却是偶尔听上头的军官们说起过,以前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今天看到这个冯家之后,他立马就出现了一个猜想,这冯家,莫非就是临朐冯家?王后的娘亲的娘家?

冯升听到这话后,略微一愣,不过却是道:“不是,我们冯家原先居住在青州府城,和临朐冯家不是一家!”

不管眼前的这个大乾官差为什么这么问,冯升都不会傻乎乎的承认的,但是心底里却是已经打定注意,不能在这村子待下去了,必须尽快离开此地,这青州府对于自家而言太过危险了。

孙子墨听罢后,却是露出一丝怀疑之色,他怀疑这人说假话。

但是即便是说了假话,他一时间也不好硬闯,因为这人如果真的是说了假话,他们是临朐冯家的话,这人可就是王亲了,自己若是硬闯,惊扰女眷,这罪名上头万一要是怪罪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