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在鞋子绑上橡皮筋,开始走格子。
所谓的走格子,就是一种警方在做勘察现场的时候用的搜索证据的方式,鉴定人员在犯罪现场沿同一方向(例如南—北向)来回勘遍现场后,再沿垂直方向(东—西向)来回勘察一遍。
尸体所在的位置,比较偏僻,由于周围都没有窗户,阳光进不来,整个空间显得非常阴暗。
啪!
刘成从手提箱里拿出特制的紫外线灯……紫光灯在刑侦调查取证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因是由于人体液及其他组织生物污染物是细菌繁殖及异味的来源,使用紫光灯是进行相应的检查的最好方法。
通过恢复对比度及荧光,长波紫外线灯可以增强视觉检查效果……绝大数常见的令人讨厌的污染物如尿液,精,液都会发出自然荧光,而不需再加入荧光剂。
刘成拿着特制的紫外线灯,小心翼翼地迈着小碎步,向前走去。
地上铺的木制旧木板,上面的除了灰尘以外,还有许多数不清且无序的条痕。
秦娟问道:“刘队,这是凶手留下来的吗?”
刘成点点头,“这是凶手在清理他的足迹。”
他看了一圈,在角落里发现一把倒放的笤帚
,“看来这是道具。”
刘成只是用特制的紫外线灯照了照,没有立马走过去检验指纹,而是严格按照走格子的程序,继续往下走。
没多久,他就在地上发现了一小块黑木头。
秦娟问:“这是什么?”
刘成摇摇头,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黑木头夹起来,在夹起的过程中,他看到镊子上有水珠的滚动。
刘成对秦娟说:“拿个袋子来……额,别拿塑料袋,用纸质的证物袋。”
秦娟拿来纸质证物袋,顺嘴问道:“刘队,塑料袋不是更方便吗?”
刘成解释,“这个地方四周都充斥着水蒸气……嗯,就是从水管里冒出来的,这些水蒸气有的已经液化,就像这块木头上的水蒸气,已经凝结成小水珠,如果放在塑料袋里面,水珠和残余的水蒸气都不会溢出……等到了外面,室外的温度陡然一升高,就会产生一些微生物和细菌,保存的不好的话,有可能会让木块腐烂,影响我们的调查。”
秦娟恍然,她还不忘了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了下来。
从她进入重案组以来,就一直跟随在刘成的身后学习,每一次断案的过程,都让她受益良多。
“刘队,真是厉害……断案的能力,
恐怕是全市最厉害的……刘队,好像还没结婚……”
秦娟的思绪越飘越远,直到刘成出声叫醒她。
“喂,傻愣着干什么?”
刘成疑惑地望着秦娟,后者双眼无神,显然是在发呆。
“我……走神了。”
秦娟脸蛋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刘成说了句没事,让秦娟帮忙从手提箱里拿一卷胶带。
他小心翼翼地将胶带附着在墙壁上,伸出一根手指,在胶带的中间位置,轻轻一点,那部分胶带随着压力,缓缓进入到墙壁的缝隙里面,而后取下一小撮黑色的头发。
刘成缓缓地拿到眼前,仔细地看了看,只是一小团散乱的头发,没有连带着头皮。
他看了一会,将这一小团头发放进证物袋。
“刘队,那里好像有血迹。”
秦娟出声提醒道。
在紫外线灯扫过的瞬间,她在某处墙壁上发现了蹊跷。
刘成顺着她所说的方向,打过去灯光,果然看到一些断断续续的血痕。
“拍张照,然后交给鉴定科的同事处理。”
刘成吩咐一句,而后顺着血迹的方向,用手仔细地摸索。
嗯?
在刘成的手指触摸到某处墙砖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晃动。
他用手指轻轻地抠了抠,在
弄出一些缝隙之后,轻轻地将搬砖取了下来。
“这是……”身后的秦娟,在看清墙壁里面隐藏的东西时,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
一团森白的玩意儿……貌似是一根骨头?
刘成伸手取了下来,定睛一看,果然是骨头,只是不知道是什么骨头。
在骨头上能看到反复切割的刀痕。
而它的形状,呈半圆形,像是半个扇子。
刘成挑了挑眉,“这是髀骨。”
秦娟不知道什么叫髀骨。
刘成解释,“就是人的大腿骨内侧的那块骨头。”
秦娟倒吸一口凉气,“是凶手从死者的体内取出来的?”
刘成说:“目前还没办法确定,交给陈咚咚检测吧。”
他将骨头放进证物袋,继续走格子,这回倒是没有其他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