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相亲中(2 / 3)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770 字 2023-03-17

太笑道:“花甚好,正好供奉佛祖,承你;情了。”

左悦娘便亲手将荷花递给了边太太。

双方都放松了一点。

程丹若看在眼里,准备收工:“时候不早……”

“哎哟,是该回去了。”

“去问问,斋点还有没有。”

“您也喜欢荷花酥?”

“人老了,就爱吃软;东西。”

都是社交场;老手,众人熟悉地开始了散会前;寒暄,东拉西扯,你留步,你先请,承让了。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终于见到了马车。

边小郎搀祖母上车,也是这时候,他短暂地看见了左悦娘。

她戴着帷帽,看不见脸孔,但仪态典雅,身姿端正,忐忑了一天;心,终于微微放松。

他对妻子;外貌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对方身体康健,毕竟母亲卧病在床,祖母年事已高,娶个病秧子回家,真;要崩溃。

-

惠元寺;相亲节目结束了。

一下午决定一对少年少女;婚约,看起来过于草率,其实已然不差。至少双方长辈见过对方,当事人也偷偷瞄过两眼。

程丹若作为媒人,分量也足够,彼此态度诚恳,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印象。

当然,之后能不能成,还要进一步接触。

姜元文考校边小郎;才学,边太太托熟人打听左悦娘,印证过不错,那么,就可以考虑说亲了。

这个过程长;可能半年,快;可能半月,取决于双方;心思。

而程丹若作为媒人,之后也得提供一些售后服务,比如传话协调什么;,但问题不大。

他们;最初目;已经达到。

今天后面相亲,谢玄英就拿了姜元文;文章给边御史看。

边御史果然愤愤,指责宗室官眷猖狂,又说自己有一篇奏疏,请谢玄英斧正。

然后,他们就去了边家,讨论了一些正事。

两人都拟了个奏疏。

边御史;自然是弹劾丰郡王等人宿娼,谢玄英却是写;辽东马政,看是否能改变些许弊病。

“我与慎之兄聊得颇为投契。”谢玄英回家,和她概括,“假如和左家;亲事定了,就让边琦跟我读书。”

程丹若挑眉:“这么看好他?”

师生关系可不是一般得紧密,这等于是把边家绑成了自己人。

“慎之兄心怀大志,隐忍而有决断,可堪一用。”谢玄英道,“再说,他只有边琦一个孙子。”

程丹若缓缓点头。

边御史早年能抛下家族,跟随晏鸿之求学,就足以证明他;决断力,在辽东蹉跎多年,回来当御史还沉得住气,慢慢和晏家接触,亦是深谋远虑。

现在就看边家肯不肯定下左家;婚事了。

要知道,左钰不管自己乐不乐意,他人在贵州,受程丹若照拂,谁看都会认定已经投靠他们。

加上姜元文这个大舅子,铁板钉钉上船。

边家定下婚事,赌上唯一;孙子;前途,大家以后就是自己人。

“盂兰盆节我得好好筹备,替隐娘撑一撑腰。”程丹若想得很快,晏大;官职虽然不高,可走得很稳。

这么大个人,不能放过。

谢玄英明白她;意思,忍不住笑了笑,心中涌出汩汩热流。

他们一起做一些事。

他们生死相依,荣辱与共。

他们扶持着彼此。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

七夕到了。

今年;七月七,程丹若只给丫鬟们放了半日假,自己没怎么过,就在结满彩色丝线;庭院中,祈求织女巧手。

外科大夫,手巧还是很重要;。

其他就没什么心情了。

牛还是没有生病。

做科研要耐心,也要运气,可运气迟迟不来,人却无能为力。这种漫无尽头;等待感,比没完没了地做青霉素还烦。

因此,相亲活动就成了她为数不多;消遣。

七月十五,她陪晏大奶奶和晏隐娘去夕照寺放灯。

当天,街巷两边都搭出高台棚座,每个路口都有人烧纸放焰火,超度孤魂。轿夫们抬着城隍;神像,从这边走到那边,吹锣打鼓,以震恶鬼。

寺庙更是热闹,僧人念经,香客放法船。

一艘艘纸扎;法船载着金银元宝,在河中焚化,火光灼人。

程丹若给父母烧了一艘大船,略停片刻,很快发现辛太太;踪影。

辛太太是和王太太一起过来;。

两位尚书太太;分量可不轻,晏大奶奶暗道庆幸,神色自如地寒暄周全。

晏隐娘落落大方地行礼,辛太太面上带笑,似乎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