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问连宗(2 / 3)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692 字 2023-03-17

药。”

谢玄英道:“不要累着自己。”

“那刚才你为什么不把我放下来?”她反问。

他认真道:“我抱着你呢,又不会掉下来,是你太紧张了。”

程丹若白他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故意;。”

仗着已吹灭蜡烛,她瞧不见,他弯弯唇角,略有得意,但口中若无其事:“做什么药?大蒜胶丸?”

“这个不好保存,最好是现做现用。”她说,“做人丹吧,去得胜堡说不定用得上。”

他“嗯”了声,意有所指:“备着也好。”

“我也这么想。”她显然有同感。

窗外;雨又密集起来,连绵;雨声落在屋檐上、草丛里,是很好;白噪音。

程丹若有点困了。

谢玄英拉过薄被,仔细盖好:“睡吧。”

她眼皮一沉,跌入梦乡。

--

第二天,程丹若才准备好药材,昌顺号;东家来了。

她想说不见,但传话;人说:“说不是生意上;事情。”

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程丹若心里有数,叫他进来,平淡地问:“不知还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昌顺号东家;态度摆得很低,“今日上门,不是为了生意上;事,却是家里;旧事。”

她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你恐怕走错门了。”

“夫人容禀。”昌顺号东家道,“好叫您知道,在下是太原程氏第四房;,年初;时候,八房;老太爷提起一桩旧事,说他以前有个兄长,早年离家打拼,后来因战事,忽然断了消息。”

程丹若装不出什么惊讶;表情,只好端起茶,任由他往下说。

“大约是过年祭祖,老祖宗们显灵,托梦给老太爷,说兄弟俩多年不见,很快会在地下重逢,可惜坟不能在一处,骨肉分离,总是不甘心。”

昌顺号;东家感慨道,“老太爷做了这么个梦,自知时日无多,又挂念兄长;后人,派了人去打听,却是说,当年是往北边去了。这几个月,家里一直在找,最近终于有了消息。”

说到这里,他专门停下来,观察程丹若;表情。

她脸上依旧是礼节性;微笑,大方温和,并不是他想要;意动与沉思。显然,这件事早在她;意料之中,而她却并不感兴趣。

这可麻烦了。

他想着,话转得更为委婉,留足分寸:“听说,夫人;娘家也姓程?”

“我曾祖父是随军来;,老家不知在何处。”程丹若慢慢道,“但家里人活着;时候说过一嘴,应该是没有别;亲眷了。”

昌顺号东家试探着道:“多年不联系,说气话也是有;。”

她道:“不是军户,却去当兵,想来是无可容身之处。你们家是大家大族,想来不至于如此。”

话说到这份上,不挑破也不行了。

昌顺号东家恳切道:“夫人,你们都姓程,五百年前是一家,这边不是亲戚,从前也是。”

停了一停,推心置腹道,“我今日所说;事,同羊毛衣;生意没有关系,族里;事可不是我脑袋一拍就能做主;。”

他分析:“夫人高嫁侯府,自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娘家势弱;女人,多少要吃些亏,别;不说,夫人今日若有得力;娘家,生意尽可让族里办,同根同源;血亲,必不能害了您。”

这话在当下,确是正经;道理。

程丹若点点头,做出几分感慨之意,却说:“福祸相依,人生没有两全事。”

“话虽如此,也可尽人事。”他语重心长道,“我们太原程家虽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却也有几分底蕴。若能连宗,夫人此后也有了族人亲眷,族中后辈,也可为夫人差遣,岂非两相利好?”

必须承认,假如程丹若是土生土长;古人,这个建议足够令人心动。

说白了,在生产力不发达;古代,宗族抱团能大大提高抗风险力,家族;提携是社会默认;裙带关系。

假如族里有人发达了,没有提携族亲,反过来要被骂“忘恩负义”。

程丹若回大同,必须回老家建宗祠,立坟茔,照拂乡人,就是这个道理。

太原程家虽然名气不响,可能供出进士,能有一个商号,就已经是不容小觑;大家族。与其连宗,以她现在;社会地位,属于受益;一方。

但……“您;好意,我心领了。”程丹若说,“同您说实话,我有一个义父,待我视如己出,家里也并非没有亲眷,只能辜负您;好意了。”

这是对方没有探听到;消息,一时讶然。

“我有位表叔曾任按察副使,我;义兄也是朝廷命官。”程丹若轻描淡写,“我看,我们还是谈谈羊毛;生意吧。”

昌顺号东家一时没有说话。

陈家和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