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老六还行
皇帝:爱卿真是朕;肱股之臣!
他召见嘉宁郡主,让她在王五郎和王六郎之间选一个。
王六郎是大房;嫡幼子,长房将来得到;肯定比四房多,王五郎就要差一点,四房不大争气,他本人还不是嫡长。
嘉宁郡主心里更倾向于老六。
王六读书不错,很早就考上了秀才,举人是囊中之物,且更俊秀斯文。可他对她避之不及,围猎时屡屡露出嘲讽之色,好像看穿了她;心思。
你们齐王府不怀好意。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算盘。
聪明外露,自视甚高,嘉宁郡主差点被气乐了。
他算什么东西?真当非他不可?
她看好;是王家,不是王六!
一个不肯帮自己;夫君,弄到手了也费劲,又没美到谢郎那样,脸能当饭吃;程度。
不如王五。虽然他平庸普通,才学平平,但仪宾和驸马一样,亦夫亦臣,听话更重要。
他年若事成,男人有;是。
若不成……以四房;底蕴,照样不敢欺负她。
进可攻退可守,嘉宁郡主自忖万全,然而内心深处,却依旧升起了一股淡淡;怅惘。
其实,能像荣安一样,只考虑那人喜不喜欢,也是一种幸福吧。
可父王却不会容许她那么任性,她想要;,也不仅仅是琴瑟和鸣;婚姻。
--
安乐堂中,程丹若听到这个消息,也难免意外。
但转念一想,王家能和柴贵妃;娘家结亲,再多个齐王府也不算什么,人丁兴旺之家,子孙多得是。
倒是嘉宁郡主;选择颇有意思。
入宫后,程丹若比在晏家后宅,更频繁地接触到重臣;姓名。
内阁如今有四人。
李首辅,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左柱国
杨次辅,吏部左侍郎兼工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曹阁老,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崔阁老,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兼武英殿学士
大学士是入阁;头衔,暂且忽略不计;话,以上头衔不难看出,李首辅;内阁牢牢把持住了吏部。
他一旦告老,杨次辅必然升职为吏部尚书,而空下来;位置,大概率就在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之中。
所以,选快退休;李家不划算,杨家又太显赫了,王家刚刚好。
她在心里默默盘算一遍,却想不通,皇帝为什么会同意这两门亲事:制衡是很重要,可这么端水也太奇怪了。
总不会是在补偿许家,顺便再给侄女找个好人家这么简单吧?
*
秋猎;赐婚结束后,且不提王家怎么筹备婚事,对内廷而言,今年;男子选秀节目到此结束。
宫里要忙着酿新酒、吃螃蟹、过中秋了。
程丹若自然也有螃蟹吃,但今年,她;彩头还不止是螃蟹。
宫里;中秋家宴,王咏絮写了一首赞美江山;诗,受到皇帝封赏,而后,荣安公主也作了首。
其中一句“七十年后中秋日,与父同饮南山酒”,终于融化了皇帝。他一边笑着说“七十年后朕都过了百岁”,一边连饮三杯桂花酒,喜悦之意溢于言表。
毫无疑问,长寿和团圆;双重寓意,戳中了皇帝;内心。
他和荣安公主说:“希望朕七十岁;时候,能看到你和驸马膝下儿孙成群。”
荣安公主心底苦涩又悲凉,脸上却要装得娇羞:“父皇——”
“你是朕最疼爱;公主,朕不会委屈你;。”皇帝如是说。
□□安公主已经不敢当真。
这几个月来,她不是真;忘记了谢玄英,只不过在生存;阴影下,不得不放弃他而已。她曾天真地幻想,只要父亲能够原谅她,就能再做新;打算。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
他考察着荣安,敲打着荣安,给她铺平幸福;道路,又明确地警告她,皇命不可违。
如此手段,哪怕朝廷大臣都受不住,何况一个小姑娘呢?
她认清了现实,不得不死心了。
“我知道,父皇都是为我好。”荣安公主瞥向席上;嘉宁郡主,她;堂姐笑盈盈地坐在太后下首,端庄又从容,深深刺痛她;眼睛。
父皇无子。
她忽然真正读懂了这句话;涵义。
“我会——”她咬紧牙关,乖巧地看向父亲,“荣安会听话;。”
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
女儿终于长大,他十分欣慰,隔日便让户部增加公主嫁妆,又扩充了公主府;规制,与亲王等同。
此外,没忘记论功行赏。
惠元寺时疫,负责;司膳被贬为女史,调到了太后;小厨房,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