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来到西域,才能让华夏的文化不断扩散传播……
“新到任了三千多官吏,管理西洲和庭州、焉耆应该是足够了。”
庭州府轮台县内,朱高煦与朱棣坐在一座临时搭建起来的行宫内谈论着西域治理的事情。
不得不说,相比较后世的乐高,其实不需要钉子来建筑的榫卯建筑反而更像一种大型玩具。
混凝土与早早准备而来建筑在几天时间里便搭建起了一座中式风格的行宫。
当然,说是行宫,实际上只是一座占地亩许的正屋罢了。
朱高煦与朱棣各自睡在左右两侧,中间的正厅则是二人议事的地方。
门一打开,向外十几步步便是临时修建的丈许高水泥墙,用来抵挡风沙。
至于盗贼,整个轮台县几乎都被朱高煦指挥推平了,这些夯土的屋子虽然也坚固,但始终比不得后来修建的生铁、混凝土房屋。
太学之中,专门有建筑学院,测试的就是房屋对天灾的抵抗。
大明朝如今的混凝土房屋强度搭配榫卯结构,防御五、六级地震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朱高煦记得明代中后期关中平原爆发了一场特大地震。
全国一百零一个州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五地。
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八十三万人。
朱高煦记得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嘉靖年间,也就是差不多一百多年后。
能在这种时代造成如此伤亡的灾难,可见其威力之大。
“治理整个西域,所需要的吏员恐不下五万之数。”
朱棣靠在椅子上,看着朱高煦对三个府下旨意,他开口继续道:
“西州三个县想要治理起来倒也容易,但其它地方还是得等铁路修通才行。”
“你大可以将担子放下些,没有必要将十几年的担子都担在自己身上。”
朱高煦这些日子的劳累,朱棣都看在眼里。
身为一个皇帝,能如此亲力亲为,这对朝廷和百姓是好事,但由于朱高炽的事情,朱棣总是担心朱高煦的身体,所以不免关心起来。
面对这关心,朱高煦轻笑道:“老实说,这些日子反倒是我最不累的时候。”
“在这里,倒是给我找出了几分当年在吉林城的感受。”
朱高煦说罢,他与朱棣纷纷爽朗笑出声来。
笑声停下后,朱棣这才道:“你治理天下,我是很满意的,你的吉林城能如此富庶,虽然有朝廷帮持的原因,却也脱不开你的政策。”
“这天下事情,你了解的远远超过我,我不必多嘴,但你的身体还是得照顾好。”
朱棣长叹一口气:“我可不想继续体验一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经历,你上点心吧。”
“儿臣明白。”朱高煦颔首,朱棣也开口道:
“朱能估计要打到帕拉了,那地方我翻阅过唐书,有叫西林、也有昆陵、还有双河。”
“他打到那里之后,我们也就可以过去了。”
“嗯,差不多再过几日就能出发了。”朱高煦颔首,随后开口道:
“那地方设昆陵府,设三个县,就叫这三个地名。”
“其它地方的地名,我也都设好了,只等他们收复这些地方,就一举将之改名徙民。”
“焉耆等地的百姓虽然是胡人,但可以随着铁路修通慢慢迁徙。”
“不然一时间将他们迁徙离开,军队的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
朱高煦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朱棣闻言满意道:“能这么想倒也好,这些胡民信仰回回教,这倒是有些不好收拾。”
“将他们打散到大宁,按照你爷爷那套进行,到时候便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朱高煦放下茶杯,随后开始与朱棣讨论起了其它事情。
来西域这段时间,他基本一直陪着朱棣,因为他心里总有一种担心,担心朱棣哪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在睡梦中离开。
尽管他白天表现得十分精神,但朱高煦却还是每天醒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胡季他们朱棣的情况。
朱棣被他弄得有些烦躁,好多时候睁开眼睛就看见朱高煦站在自己面前,差点没把他吓得提前去见老朱。
当然,朱棣也知道这是朱高煦对自己的关心,但他还是不想过这种一惊一乍的生活。
早早前往河中,瞧瞧这西北的风采,这才是朱棣最想要做的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几日后,西边便有消息传来,朱能带着羽奴思等人招抚了帕拉城的三万余蒙古人。
兴许是明军威名太盛,加上主心骨都被俘虏,现在除了亦力把里的贵族们所扶持的王子外,其它大部分地方都是望风而降。
百余年的耕牧生活,早就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