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各抒己见(4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16 字 5个月前

道:“当下案子牵扯如此,许多无辜商贾、官吏都被卷入其中,已然是一场党争。”

“若不劝诫陛下,后嗣之君无法制衡党争,那庙堂之上必然乌烟瘴气,国力虚耗。”

“君王之道乃制衡,这本无错,可本朝从洪熙元年至今,除了修建水利、铁路外,江南百姓几乎无一惠利,民怨颇深。”

“陛下视臣子为奴仆,随意打杀,却又不惠泽江南百姓,长此以往,恐会生变。”

于谦有自己的担心,然而江淮却安抚道:“你觉得,陛下为何会选择这个时候对十六商帮及江南这群官员动手?”

不等于谦回答,江淮继续道:“自江南铁路开始修建,陛下便已经将重心放到了南边来。”

“先贫后富,这是陛下长此以往治理天下的理念。”

“当下主治西南,次之江南,末之北方,这便是陛下的想法。”

“此等想法需要足够多的钱粮,故而陛下才会发行五千万贯国债,又对江南着手。”

“于廷益,你眼中所担心的那些事情,其实每一步都在陛下眼中。”

“你能看到的,陛下能看到,而你看不到的,陛下也正在看。”

“这大明朝不需要对陛下劝诫的臣子,陛下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你心里装着的,是这次受到迫害江南百姓,而陛下心里装着的,是大明朝的九州万方,是大明朝两京一十八布政司,是大明朝一亿二千余万百姓,以及七十余个藩属国。”

“二者孰轻孰重,你知道吗?”

江淮觉得自己说的足够明显了,于谦闻言也似乎被江淮给说教了个清楚,不再反驳江淮的话。

二人沉默许久,半晌之后于谦才开口道:“陛下固然无错,但过程有错。”

“过程有错又如何?”江淮叹气道:“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江淮也承认了朱高煦在兴大案的过程中有许多错误,但结果终归是向着朝廷的前进的,这便足够了。

“我等身为臣子,本该纠正这过程中错误,让陛下无错。”

于谦开口说着,江淮却看着他,沉默许久后才开口道:

“此事,你若做了,但求你不要后悔便是。”

“只是在你决定之前,我还是想要提醒你一句。”

“即便是圣人也会有缺点和遗憾,你要想追求的东西并不现实。”

“在旁人看来,你所追求的事情甚至很迂腐……”

人在官场,江淮不可能参与这种有可能被论罪的事情。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陇川江淮,他的理想也不仅仅局限在治理小小的陇川府,而是有着更大的抱负。

眼下他不过三十三岁,而皇帝已经五十二岁了。

他的年纪在这里摆着,而他也清楚朱瞻壑是个什么样的人。

日后皇帝若是大行而去,自己亦君亦友的那位太子殿下,能否把控好庙堂局势呢?

如果不能,那自己能不能站出来稳定局面?

皇帝的诸多政策,还能不能继续维持下去,百姓的康泰日子还能不能继续下去。

这些种种事情压在他的肩头,也是他日后的抱负。

肩头上担着这般抱负,他不可能以身犯险。

现在需要他做的,是为朱瞻壑拉出一个足够清廉的班底,以便日后朱瞻壑治理朝政。

“我不会后悔……”

于谦见江淮不准备和自己上疏,他也没有强求,而是起身走出了这院子。

不多时,他返回了自己的府上,可是他却被并没有着急上疏。

江南太大,他需要走的地方太多,他要把江南的事情告诉皇帝,让皇帝清楚江南的百姓对朝廷是什么态度。

收拾了行李,翌日清晨,于谦便告别了自己身边的那些锦衣卫,独自乘骑马匹踏上了巡视江南的道路。

江淮没有去送他,或许在他看来,他与于谦并不是一类人,而日后的双方也注定会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碰撞。

交情止步于此,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相比较于谦所追求的事无巨细,他江文清要做的,只是想要延续当今的洪熙盛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