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诸君慢行(4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49 字 5个月前

余万贯,若是按照当下的漠北财政整张情况,大约三十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

时间是一个政策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即便朱棣对交趾和东北地区十分心,但他所能调配的资源却不足以在短短二十几年将这些地方开发出来。

相比较下,朱高煦则是不同。

他推动了大明的工业革命,让生产力得到了提高,医疗得到了保障,故此人口才得以爆发式增长。

六十余年时间,人口几乎翻了一倍,其中人口主要增长还是在永乐和洪熙年间。

在世界各国都在保持每年1到2的人口增长时,大明却在以4到5的增长速度增长着人口。

最重要的是,大明人口的基数本身就足够大。

在朱高煦的估算中,当下世界人口应该不到四亿,而大明人口占比最少达到了30的程度。

以当下的人口增长情况来预判,大概在七十年后,大明人口最低将达到两亿五千万,而世界人口最多不会超过六亿。

届时汉人将会在世界占比将会达到最低40,最高50的程度。

当然,具体能达到多少,这与大明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有着一定关系。

另外,还得看看各国效仿大明变法能效仿达到什么程度。

“西北铁路已经修抵沙州,明年岁末就将修抵哈密。”

“届时,铁路还将向西修建而去,而据朕所了解,西边亦力把里的歪思汗似乎已经对朝廷有了戒备之心。”

“礼部派遣使臣去西域与歪思汗交涉,告诉他,朕并非图谋西域,只是缺少河中地区战马,而修建铁路可以更方便走河中运送战马来大明。”

“大明的铁路不会深入吐鲁番,且让他放心就行。”

朱高煦虽然这般说着,但庙堂谁又不知道皇帝剑锋明明白白指着亦力把里。

这种时候,但凡亦力把里有异动,那自家陛下恐怕不会吝啬出兵西域。

“哈密府当下情况如何了?”

朱高煦询问郭资,郭资作揖道:“自运送抽水机以来,当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如今当地有驻军三千,百姓四万,耕地三十余万亩。”

“待火车修抵后,搭配足够的化肥,每年能积攒五万石存粮。”

郭资这么说,其实话就很明显了,不过一旦有了铁路,哈密这每年五万石存粮也就不算什么了。

朝廷如果真的要对亦力把里用兵,完全可以依靠铁路从湖广、江南运送粮食前往西域,耗费虽然大了些,但军队不至于断了粮草。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辅兵的问题,而这也是朱高煦还不准备对亦力把里动手的理由。

即便大明的铁路修抵吐鲁番境内,可从吐鲁番前往亦力把里足有一千五百余里,前往喀什更是距离两千余里,北边的也速里阿勒泰就更不用多说。

这些距离,可都是需要大批挽马队和辅兵运输才能逾越的距离。

即便每名辅兵配备一辆挽马车,最少也需要三十万辅兵才能保障三万骑兵在整个西域作战。

这路途和作战的消耗,对于大明朝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尽管国库中还有四千余万的钱粮没有使用,但有钱也不能随便用,所以朱高煦需要等待一个可以边打边修建铁路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亦力把里歪思汗身死的机会。

“西域之事,礼部好好斡旋,莫要让亦力把里以为我天朝势大欺人。”

朱高煦吩咐过后便站了起身,朝着偏殿内走去,群臣纷纷作揖躬身,为他让开一条道路。

瞧着他走入偏殿,群臣面面相觑,朱瞻壑跟随前往偏殿,但在经过江淮、陆愈身旁时还是停顿片刻开口道:“今日是你们二人班值吗?”

“回殿下,是臣二人班值。”

陆愈作揖行礼,朱瞻壑颔首没有多说,显然他稍许有事情与陆愈、江淮交代。

众人将这画面看在眼里,心里并不觉得奇怪,只是在朱瞻壑也走入偏殿后纷纷离去。

末了,武英殿内只剩下了陈昶、杨荣、杨溥、薛瑄、陆愈、江淮、王骥等七名阁臣。

七人心照不宣的坐下理政,虽然只是七个人,却分别代表了如今庙堂的四股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