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万卫。
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三万卫的调粮官将粮食调走了一半去铁岭,如今三万卫储备仓中只有不到八万石粮食。
可不管怎么说,朱高煦与吴高的第一次博弈还是以朱高煦快人一步取胜。
吴高带兵撤往了铁岭,并向南边传去了渤海反叛的消息,不过按照时间来算,哪怕八百里加急的情况下,起码也得起码六天才能送抵京城。
他开始在铁岭构筑守城工事,而得知渤海叛乱的许多行商也准备带着商货往南逃,但商货都被吴高征用,让他们去山东布政使司找衙门要钱。
这一举动让行商们怨声载道,可为了活命,众人还是只能交出货物,带着仆从南下逃命。
时间一天天过去,经过八百里加急消息的送达,辽东全境最先得知渤海叛乱的消息,其次是大宁。
“果然叛乱了……”
大宁城内,都司衙门之中的卜万与陈亨、宁王正齐聚议事,渤海叛乱的消息便已经传来。
几乎是第一时间,卜万就将目光看向了朱权,而朱权则是呢喃着这句话。
清楚朱高煦性格的他自然知道朱高煦不是那种等死的人,如果朱允炆要削藩,那朱高煦一定会起兵。
只是他现在没余力担心朱高煦,因为卜万开口了。
“宁王,按照陛下的旨意,请您交出三护卫。”
卜万的话一开口,朱权就站了起来,只是他没有反抗,而是对卜万这个前一刻还是自己部将的人质问:“王府的基本护卫也要交吗?”
“不必……”卜万摇头,他只要朱权手中的营州三卫。
“既然如此,大宁就拜托二位了。”
朱权转身离去,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卜万见他离去,目光也投向了一旁的陈亨。
“真不敢想,居然真的敢反……”
陈亨感叹着,随后抬头与卜万对视:“我们要出兵帮江阴侯吗?”
“朝廷没有旨意,我们先守好大宁。”卜万见陈亨没什么异动,当即吩咐一声,随后转身去接收营州三卫去了。
见他离开,陈亨脸色才渐渐难看起来,目光担忧的看向衙门外的天穹。
“燕王……”
“渤海既反,那燕王必须拿下!”
在陈亨呢喃‘燕王’的时候,北平已经得到了渤海叛乱的消息。
布政司衙门内,布政使张昺、与都指挥使谢贵、张信聚在一起。
谢贵是东晋谢安的四十世孙,也是与朱元璋起义的老臣之一,眼下六十有四却依旧底气十足。
当得知朱高煦叛乱后,他立马就要求拿下朱棣。
在他目光中,四旬的张昺与张信,前者是个文人,后者却是带兵不俗,在西南屡立战功的将才。
二人见谢贵如此,也没有选择推辞。
“今夜便动手,趁着燕王府三护卫都在北平城外,可调守军擒拿燕王!”
北平城内守军不多,但自从朱棣疯了之后,谢贵调来了四周卫所不少兵马,眼下有五千人可供他们驱使。
只要趁夜拿下朱棣,城外三护卫兵马就不足为惧。
“子时动手!”
谢贵交代完后,当即起身离开了衙门,张昺与张信也作揖离开。
只是在他们走后不久,返回府上的张信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己的母亲詹氏。
詹氏见他着急,便知道他是因为什么事情着急,故而拉着他进了书房:“如何了?”
“他们要提前动手,就选在今夜子时。”张信与詹氏似乎早有密谋。
只是听到提前动手的消息,詹氏还是疑惑:“怎么会提前动手,三护卫还在城外没有调走,眼下动手一旦失败对他们没好处。”
“等不及了,渤海郡王先一步起兵了。”张信道出实情,詹氏也恍然大悟。
“这样就不奇怪了。”詹氏颔首,随后对张信道:“你想怎么做?”
“我想请娘亲您让张刘氏派个轿子来,我趁机坐着轿子前往燕王府,把消息告诉燕王,让他提早动手。”
“这……”一听到儿子要谋反,詹氏立马就挽留道:“你这样做,你爹的名声就毁了。”
“爹在世时说过,燕王更适合做储君,儿子现在不过是帮父亲完成遗愿罢了,请母亲成全!”
张信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詹氏见状心疼儿子,只能将他搀扶,点头应下了这差事。
在母子二人共同操持下,很快张信就乘坐着一个妇人的轿子前往了燕王府。
由于张信本人与朱棣从未有过交集,因此他已经做足了朱棣不会见自己的准备。
当轿子来到王府侧门,张信立马让人去通传,那护卫警惕上前,张信也隔着帘子小声道:“我有要事告诉王妃,生死之忧。”
“放行!”听到事关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