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齐泰督管了那么多年的后勤,自然知道行军速度快慢对于带兵打仗的重要性。
因此只要奏疏交上去,吴高相信自己应该无碍,倒是郑公智恐怕要被弹劾下狱了。
“不劳江阴侯费心!”看着吴高撕破脸皮,郑公智也冷哼一声,带着文林郎离开了三万卫衙门。
二人刚走,一个同样四旬出头的将领便从衙门外走了进来。
他看到吴高那不好看的脸色,当即便知道了吴高恐怕与郑公智起了冲突,因此询问道:“怎么了?”
“那郑公智要我强行出关,我不愿意,他便拿陛下来压我。”见到来人吴高也宽松了一口气,讲出了自己的难处。
此人是长兴侯耿炳文次子耿瓛huán,跟随耿炳文从军二十余年,刘真调来时,他也被调来辽东担任,官职为都督佥事。
“为何不能出兵?”耿瓛还不知道情况,因此询问。
见状,吴高便与他说了渤海军的行军速度一事,听后的耿瓛脸色也渐渐凝重,附和道:“你说得对,确实不能出关去。”
“若是渤海只有这五千马步兵还好说,若是再多些,恐怕我大军出关,难以返回。”
“只是现在不得不出关了。”吴高气愤,同时叹了一口气。
耿瓛见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附和道:“我也与你一同写奏疏交给陛下,希望陛下能知道渤海与其它诸藩不同。”
“只是这出关,你准备怎么走?”
“只有快人一步先抵达长春所,随后控制长春所的那一千军户,进而再北上等待那郑公智成败。”
“若是其失败,你我佯装救援,随后撤走便可,决不能与渤海郡王在关外交手。”
“确实!”耿瓛赞同道:“关外地形你我虽熟悉,但自然熟悉不过渤海郡王。”
“眼下他军快而我慢,若是还在关外交手,恐有失。”
吴高点头,说出自己准备应对郑公智削藩失败的谋划:“若是郑公智失败,我退回三万卫死守,同时向大宁求援,你前往辽南,战事若不顺,你即可焚毁辽南粮食,切不可让渤海郡王得到。”
“还未打,你便言败,这不是你的性格。”耿瓛听着吴高的话,心里有些不服气。
“虽然不应该如此,可我……”吴高叹气摇摇头,他总感觉朱高煦的手段不止是行军速度快。
他回忆了当初在兀良哈秃城时朱高煦见面的情况,现在仔细回想,当时他似乎就有些不对劲,常常观察各军兵马。
此外,他与燕王的关系,在某些日子中也有些僵硬,难不成……
吴高谨慎多智,正因如此他现在回想到兀良哈秃城时的情况时,只觉得当时朱高煦兴许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如果他真的知道,那恐怕他储备的粮食会比自己预估的还要多。
辽东虽然军堡遍地,比关内城池稳固,但说到底辽东无法自给自足,一旦朱高煦突入辽东腹地,那军户们就无法正常耕种,除了辽南四卫与辽东诸卫,其余辽沈及三万卫都将在朱高煦马蹄之下。
自己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哪怕守不住辽东,也要教他讨不了便宜。
辽南的粮食,要么运走要么焚毁,总之决不能留给朱高煦。
一旦没了粮食这后顾之忧,那他就更难对付了。
吴高缓缓抬起头,看向了那晴朗的天气。
“希望那郑公智能成功吧……”
《明世宗实录:“四月末,高与瓛谋事,言上不可与为敌也,故当死守,勿与公智谋。”
《渤海纪事本末:“四月,上调兵肇州北巡,公智与高谋曰‘吉林空虚,此为削藩之机也’,翌日遂出兵三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