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乱我家者(4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20 字 6个月前

去管理。

“奴婢领旨……”随身太监见状应下,朱高炽三人也先后作揖,唱礼:“孙儿领悟……”

朱允炆见状也不敢耽误,毕竟眼下已经九月初一,大宁那边再过半个多月就要开始下雪了。

能让傅友德这么说的人,恐怕也只有这几个月来不断提出奇思妙想的朱高煦了。

府县之中,朱元璋设立常平仓,让地方衙门管理。

“嗯……”听到亦失哈的自我介绍,朱元璋想了想武云这个人,却似乎因为年代久远而记不起了,最后只是应了一声,便继续往前走。

“好在有嫂嫂的血脉庇佑,若是我们出了什么事,傅家最少还能有血脉流传下去。”

朱允炆理政两年半,早已经积累了经验知道该如何处理,而朱高煦更是摸清了老朱的理政思路,往往都是根据他的思路来进行修改和拓展。

和朱高煦预判的一模一样,帖木儿果然派人来朝,并且贡马二百匹,送来了一份极其肉麻的奏表。

朱元璋态度强硬,但毕竟眼下缺马,他的态度如此也十分正常。

傅友德目光眺望长廊外的天空,眼神中流露几分追忆。

“早前高煦与魏国公聊过军屯籽粮的事情,高煦的说法就很不错。”

“另外给你那几个弟弟写信,让他们别意气用事,朝中还有人情待他们还。”

一想到曾经那个尊重大哥的老三如今公然争储,朱元璋就觉得心里十分难受。

“让人好好照顾这二百匹马,但凡死了一匹,都让司牧局的主官陪同殉葬!”

与之相比,同一时间的朱元璋也拿起了一份奏疏,略皱眉头。

在他看来,卫所掌管军屯籽粮确实很不妥,毕竟军屯籽粮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五千六百户的卫所,往往能在秋收后囤积几万石粮食。

良久后,他才对二人开口道:“我若是出了什么事情,你们不要自暴自弃,好好在朝中当差便是。”

行礼结束,朱高炽退回自己的位置坐下,继续低头处理奏疏。

傅忠看着那背影,欲言又止,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冒出一个监察御史疏,想要把储备仓的管理交给六部,朱元璋没杀人已经很克制了。

五十万斤棉花,这在明初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何况你别忘记,那卫所还握着地方的粮食,若是把卫所的粮仓交出,日后下面的军户岂不是成了从别人口中乞食的兵乞儿?”

好端端的一家人,怎么自己还没走,就乱成了这样子?

“让兵部和工部制棉衣十六万件和八万床棉被,务必赶在下雪前送抵大宁,总不能让我大明朝的官兵穿着单衣在北方戍边。”

老朱虽然也知道要思备,但闲暇过后还是不免有些牢骚。

站在他身旁,朱允炆也小心提醒道:“爷爷,要不然礼部将贡表原文送来,再差两个四夷馆官员来诵读原文?”

“你若是收回了军屯籽粮,那偏远地区的卫所一旦遭遇叛乱,无口粮可吃,无行粮出征,届时又该如何?”

粮食,就是朱元璋蔑视一切的根本。

朱元璋看向朱允炆,与他四目相对的同时,也苦口婆心的叮嘱:“军屯籽粮没有必要收回……”

朱允炆看着朱元璋的表情,发现没有什么不对劲后才试探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你先退下吧,日后再有人奏这种奏疏,统统驳回。”

兴许,不仅是傅友德,就连他也已经认命了……

只可惜古代不比后世,尽管棉花已经被大明君臣推广了二十几年,但它的生长范围依旧在长江、黄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