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哪有叔父不疼侄儿的(1 / 2)

决定了宗预和傅肜的人事任命后,诸葛乔暂别了糜竺糜芳和马良,独自前往水寨。

刘备给了诸葛乔四个战将,那么这四个战将自然就要用到实处。

江陵城和公安城有傅肜和宗预分别出任副将,这不仅增加了两城的防守力度,也能让糜芳和士仁在遇到突发事件后有商议的对象,避免再次被吕蒙坑骗。

原本诸葛乔是准备留守江陵城的,但关羽却不同意,关羽有心让诸葛乔立下军功,替诸葛乔在仕途上铺路。

故而这次北伐,诸葛乔是要随军的。

虽然有些变故,但诸葛乔也有应对的措施。

江陵城更换了治中,又有糜竺坐镇,糜芳身边又部署了以忠勇闻名的副将傅肜。

除非糜芳是得了失心疯了,否则这江陵城是不会再出现献城的情况的。

话虽如此,但吕蒙和陆逊也不是善茬,曹操同样不是愚笨的,能否真正的在这场夺天局中保住荆州并拿下襄樊,终究还是只有打过才知道。

诸葛乔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荆州的内患给挑明,助关羽查漏补缺。

这也是诸葛亮让诸葛乔以身为棋入局荆州的核心目的。

来到水寨,诸葛乔被帅帐外的近卫校刀手挡住:“乔公子,君侯正在接见西川的来使,还请在帐外稍候。”

西川的来使?

诸葛乔微微惊讶。

诸葛亮连给诸葛乔的家书都是让马良捎带的,若有要通知关羽的,压根不需要再另外委派使者。

诸葛乔在帐外细思,直到帐内的使者退出帅帐后,这才动身入帅帐。

“阿乔,你来得正好,这是兄长给我的密信,你先看看。”关羽见诸葛乔到来,随即将手中的密信递给诸葛乔。

诸葛乔快速的扫了一眼,顿时了然:“左将军欲在称王后立阿斗为王太子,君侯的心病也可以消除了。”

刘备对刘封的态度,关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少向刘备劝谏过:既有亲子,何必用螟蛉义子。

只不过刘备将刘封视为了青年版的自己,对关羽的劝谏也是不听的。

前几日,关羽还跟诸葛乔商议,要不要给刘备去封信再次申明下态度,但这事被诸葛乔给劝阻了。

关羽也因此事而闷闷了几日。

如今得到刘备的密信,关羽这心头对刘备嗣子的担忧也终于消失了。

关羽心情高兴,右手抚摸长髯:“阿斗是兄长的长子,立为嗣子才能稳定人心。刘封,让他立些功劳就可以了。”

听得关羽的语气中,依旧有对刘封的蔑视,诸葛乔沉吟片刻,道:“我私下以为,既然阿斗的嗣子地位确定,君侯对刘封的态度也应该转变了。”

关羽眉头微蹙,顿时有些不愉:“阿乔,刘封小儿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骄矜自大,一点谦逊心都没有,除了武勇像兄长外,论器量论礼贤下士,哪里像兄长了?”

诸葛乔对刘封的個性,其实也是有微词的。

然而,诸葛乔对公事和私事分得很清楚,对刘封有微词是私下对刘封的态度,但也不能因此就将刘封就盯上反派的标签而将其打死。

“君侯可知,左将军以阿斗为嗣子,调刘封屯兵秭归,为何还要单独给君侯来信?”诸葛乔凝声而问。

关羽不假思索:“自然是为了安抚刘封,怕他在西川生事,影响了兄长称王。”

诸葛乔摇头:“君侯此言有失偏妥。左将军向来待人以真诚,刘封虽然是义子,但在左将军眼中跟亲子无异。”

“若无西川众人劝谏,我私下以为左将军是准备在称王后以刘封为王太子的。”

“刘封虽然骄矜,但对左将军却是极为孝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左将军为大计着想选择了阿斗,心中对刘封定有亏欠之心。”

“左将军又知君侯对刘封有轻蔑,担心君侯跟刘封会在荆州不和,故而遣使来信。”

“若君侯依旧如往日般轻慢刘封,岂不是让外人误以为左将军是个薄情寡义的人?”

“更何况,阿斗今后若要立业,也是需要亲族兄弟帮衬的。”

诸葛乔给诸葛亮的家书中,提出让刘封屯兵秭归时,诸葛乔其实就已经有了化解刘封这场悲剧的想法。

若刘封不听劝则罢,若刘封听劝,这季汉诸将中又能多一个中坚战力。

北伐中原,兴复汉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阿斗身边必须有能绝对拥护阿斗利益的亲族兄弟,否则等刘备的亲信文武逐一逝去,皇权旁落门阀崛起,同样避免不了三家归晋的命运。

是代魏立晋,还是代汉立晋,本质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是晋或者其他的国号,同样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曹操能培养出忠于大魏的义子曹真,刘备为何就不能培养出忠于季汉的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