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元旦(1 / 2)

让陈向东把两个麻袋放去院里不碍事的角落,陆淼看向秀莲问

“院儿里有铁锹吗?”

“有的。”

秀莲连忙应声。

虽然不知道陆淼要铁锹干什么,但秀莲还是很快就取来了东西。

陆淼接过铁锹交给陈向东,转头和秀莲一起拎着铁桶去打水。

京北的冬天很难熬。

前几次过来,陆淼就留意到周师傅这边的屋里冷得厉害。

昨天回去想着这个事儿,她就跟陈向东打了声招呼。

让陈向东今天空出来先别去故宫那边的院儿了,跟她去一趟供煤站。

市面上煤的价格有好几种,最贵的是原煤,七分钱一斤。

其次是蜂窝煤,五分钱一斤。

煤炭开采、运输或者加工时,产生的煤面儿最便宜。

对平常人家来说,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只要两分钱一斤。

买回家兑上水,掺上一点黄土和一和,用铁锹随便砌成块,等干了一样烧。

这个东西,陆淼也是之前下班回家偶然看邻居弄过才知道的。

昨天周师傅说给回扣的事,她没同意。

她估摸要是拎一些正儿八经的煤炭过来,周师傅肯定也不能要。

所以就想了这个招儿,喊着陈向东到供煤站铲了两大袋的煤面儿来……

在这边忙活了一阵儿,直把院子一角砌满长长几列不规则的煤块,陆淼才放下铁桶和水瓢。

她和陈向东先后洗手,把工具放回原处。

委托秀莲帮忙把院里地上的黑煤印儿清扫一下,她和陈向东就先打道回府了。

这趟过来,费事是费事了一些,但好在东西是给出去了。

毕竟通过周师傅赚了那么一笔钱呢,能顺手给老人家解决一点生活上的问题,也算是她的一点回馈吧。

陆淼是这么想的。

而陈向东虽然跑来干了这么一通活儿,但了解完中间的弯绕,他也没话说。

甚至想着能稳固长久的合作关系,他主动道

“嫂子,天冷了,回头我每半个月过来一趟。”

“嗯。”

陆淼点点头,嘱咐说

“今天买煤面儿的两块四毛钱走公账,回去让财务记上,以后只要是公费开支一分一厘都得记,个人添钱也要及时说。”

“好。”

“嗯。”

这件事忙利索,家那边时安的院子也腾出来了。

陈向东盯着故宫那边的院儿,陆淼就暂时先没惊动他。

让梅子依旧主顾厂房小院,陆淼换上朴素衣褂,带林娴先过去收拾了一番。

没用的东西全收拾出来丢院儿里,回头能烧的就劈了当柴火,实在用不上的,就直接扔。

这处院子一直是租给别人住的,屋里屋外收拾得很干净。

陆淼把东西清出来,大体上再扫扫墙灰就差不多了。

过去傅璟佑在家,这些活儿都是傅璟佑包揽。

现在他天天京北、津门的来回跑,每天都折腾得不行。

陆淼就没跟他说这边院子的事儿。

门窗修理、刷漆方面,都是陆淼自己慢慢研究着弄。

她早早的就裁了一块方形布,每次过来干活时就斜对角对折一下,系在脑后充当蒙面口罩。

找来砂纸沿着门板、木窗打磨,之后清灰刷漆,她动作什么的虽然并不熟稔,但是忙进忙出的,看起来也挺像回事儿的。

有些她实在弄不了的,刘春香也时常让弟弟刘小柱在不忙的时候过来帮忙。

1983元旦阳历新年,厂房小院和工程队休息一天。

陈向东提前跟人打了招呼,扛了几包粉刷材料回来,把这边院子的电路装了,墙也给刷了。

之后等墙干、散味的功夫,陆淼邀着内部自己人到家里吃了顿饭。

原说上国营饭店来着。

但是附近几家饭店都没有供暖设施,过去坐着冻得不行,陆淼干脆改变了主意。

带人到家里吃饭,唐梅的工作量就要增加。

陆淼只让唐梅看着几个孩子,没让她多忙。

她自己起大早把牛羊肉、鱼、海鲜和大棒骨都买了一些回来。

陈向东、谢斐他们忙着刷墙时,她在家里就已经吊好了汤,鱼片、鱼丸也都收拾出来了。

下午等人忙完过来,桌上荤素火锅食材摆得满满当当。

天冷,什么都比不了吃火锅实在。

就是家里没有鸳鸯锅,顾莹吃不了辣,锅里只能是吊的高汤底。

不过也不要紧,陆淼把之前熬的牛油料切成若干小块,拿盘子装着端上桌。

谁能吃辣就往碗里放一块儿,舀点汤融开也差不多是个事儿。

大家相继落座。

陆淼准备的齐全,陈向东吃涮羊肉时,就提起他老家津门那边的铜锅子也很有名。

大家天南海北的聊,这顿饭吃得尽兴,直从下午吃到了傍晚傅璟佑回来。

彼时院门被敲响,陆淼套上衣服去开门。

走进院子才发现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年底第一场雪。

她哈着冷气,加快脚步抽开院门门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