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会儿,林娴发现什么,去收银台拿了口取纸过来。
写好价格标签在胸针对应的地方贴好,继续絮絮叨叨的嘱咐杜鹃
“店里东西都很贵重,你一个人看店,进出这个卷帘门一定要锁好了,多检查几遍。”
“好,我知道了。”
店里絮叨忙着。
另一头,陆淼和傅璟佑抱着被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小柏川逛了会儿街,又买了两个喷香的烤红薯后,就开车往回走了。
路上傅璟佑唠起调动的这几天休息,过两天故宫那边的院儿动工,他也过去看看。
陆淼“嗯”声回应,顺便跟他提了提让陈向东过去帮忙盯梢的事儿
“到时候你俩一起呗?我前阵子还说来着,什么时候你们时间能对上了,让你教教他开车。”
拨去红薯表皮,陆淼扒了一小块红薯喂着儿子小柏川,有一搭没一搭的继续说道
“你跟爸平时忙工作,我出行坐公交一点也不方便,要是向东也会开车,回头看时机买一辆经济型小车也行,送货方便,还能代步。”
公交车线路的覆盖范围和车辆频次十分局限,每次出门都费死劲。
春秋天儿好也不说什么了。
赶上夏季热死了,赶上冬季又冷死了。
“嗯,都是小事。”
傅璟佑颔首看了她一眼,又看看鼓动小嘴吃红薯的小崽子。
他伸手在馋小子脑袋上薅了一把,旋即收回手又继续稳稳当当的开车。
之后几天,陆淼常驻厂房小院儿,一边专注研究绕丝的缠法,一边留意新招进来的人手情况,
傅璟佑则是每天在家吃过早饭后,就开车和陈向东一起去故宫南门那边。
那条街不许鸣笛,平时非紧要人员,也不太允许长时间泊车,所以道路上都空旷着。
每次过去跟工程队打过招呼,看看工作进展,傅璟佑就带陈向东贴着街道路边练车。
小家这边有条不紊的忙着。
另一边,国英社高层最近也是会议不断。
又一次在外交部开完会和社长兼书记共乘一辆车返程,路上詹部长就被社长点名问话了
“那谁走了吗?”
“已经安排走了。”
“那那谁呢?”
平头两鬓斑白,神情严肃的社长秦守国沉吟半晌,继续正色问道
“什么时候回来恢复任职?”
今天会上才提到过,文化宣传的录像内容正好排到前阵子西方的感恩节,反馈回来的数据非常好。
外交部提倡鼓励延续这个方向继续深入。
秦社长提到的“那谁”到底是谁,詹部长自然知道,只是……
詹部长顿了顿,帮陆淼周旋掩护了几句
“小陆同志的身体素质不太好,前阵子一直忙,可能要休养到新年后才能复工。”
“嗯。”
秦社长点点头,不多会儿又沉甸甸的嘱咐
“好的人才要抓住培养,手底下的人就算是停职休养,也别疏漏了关照,要做到适时慰问。”
“是,明白。”
车子晃悠在国英社门前停下。
詹部长率先推开车门,下车后迎着秦社长下车,两人一起往楼里去。
也是赶巧,刚进大厅,就有一个小同事递来了信封和圈成卷的锦旗。
“社长,詹部长!”
小同志走流程先挨个敬礼问好,之后才说明情况
“詹部长,这是广州外贸分部寄来的书信,还有给陆主任的锦旗。”
詹部长和秦社长面面相觑。
最终由詹部长接过书信递给秦社长。
秦社长拆开书信,詹部长就展开锦旗看,霎时之间,数列黄字显现眼前
——语通世界展宏猷,贸交促和惠八方,致人民的好同志,最美外交官。
詹部长看完了锦旗,另一头,秦社长也看完了书信内容。
事儿是怎么个事儿呢?
这信其实并非广州外贸分部所写,而是被人找上门委托帮忙寄过来的。
说来说去,还是之前那些艾草香皂的事。
当初陆淼做主送了夏威夷外资商约翰·金一小箱。
约翰·金本来十分怀疑。
但是回国后用了一段时间的艾草香皂,发现真的如陆淼所说,用过香皂后,不仅在预防蚊虫叮咬方面能够起到一些作用外,还能有效地压制体味。
约翰·金在认可艾草香皂的同时,也通过箱子里夹带的联络方式,打国际外星电话联系到了广州的肥皂厂。
与其签订了长期合作往来。
广州肥皂厂增加了一笔丰厚的订单收益。
这事儿往前倒推,大概知道是陆淼的功劳,肥皂厂那边便找到广州外贸分部,委托外贸分部帮忙寄来了这封信和锦旗。
秦社长将书信递给詹部长,转手又接过詹部长手里的锦旗打量。
认真看清锦旗上的字,秦社长将锦旗仔细卷起来收好。
再次交给詹部长时,秦社长在詹部长肩上拍了拍,便先上楼去了。
继前几次后,詹部长正愁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找陆淼,这回理由不就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