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半天,最后居然还是空手而归。
用百里寻的话说,还不如直接回家洗洗睡。
张九尘一想,居然觉得他说的不假。
张年年今天查成绩,全家都在为她紧张。
先是两个小朋友,都端着水果盘。
几个人挤在一个破旧的台式电脑前,模糊的显示屏,是最普通的白花花显示。
张母和张父今天没班,也是这会儿,才有机会坐在这里。
张年年一遍一遍刷着网页。
他们拿出了对待高考查成绩的架势,让张九尘哭笑不得。
要知道张萌萌查成绩都没有这么激动。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如今改革之后,分数不够的话,可能是真的没有学校读。
九年义务教育都是国家在拉扯,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或者说有那个天赋。
张年年是踩着头班车,如果没有考好,可能就去不了她想去的学校。
“快看快看。”张年年左手划拉着手机,在班群里查看消息,知道可以查了,异常的激动。
三年就为了等着一刻,结果是好的就值得。
“多少分?”
等页面跳出来,张母眼睛看不得这么小的字,连忙催促张年年给她念。
张年年一脸傻笑,看着上面的分数和录取的学校乐不可
支。
“563,在静海中学。”
他们家的孩子,只要是读过初中的,几乎是都在这个中学。
“好了好了,该散了。”张九尘比较淡定,轻飘飘地看了张年年一眼,“你考上是应该的,别忘了之前还请了家教,待会谢谢人家老师。”
张九尘的话也正是张年年想要做的,自然是不会反驳。
张母已经是心满意足,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书要读,都有自己的工作做,这就是张母心里的愿望。
这下张年年的学业又迈过一个小坎,还有什么事不能高兴的呢!
“妈,我们还搬家吗?”
成绩一出来,万事不用愁,张年年听她哥说过会搬家,此时说话虽然是在问张母,但眼睛却看着张九尘。
张九尘挑眉,没有戳穿小丫头的心思。
张母节俭惯了,一听说搬家的事,不禁有些不愿意,“其实住在这边挺好的……”
“妈,”张年年一股脑地打断张母的话,“您看看这离学校多远,到时候还有晚自习,根本就来不及。”
“该不会你还要我住学校吧!”她警惕地看着张母,决定只要她一开口说是,马上拒绝。
张母一噎,张年年说的也是一个问题,“那我带着你租房子。”
卖房
又是要花钱,他们家的钱也不多,张父把一百万给了张九尘,说是让他有创业的资金,家里的花销,很多都是两夫妻去交,有时候买些生活用品,张九尘也会搭把手。
简单来讲,他们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
因为儿子有公司,张母才同意把那两个孩子留下来。
毕竟随便一个孩子,养大都要花不少钱。
“妈,这事我来办。”张九尘接受到妹妹求助的眼神,看了一会儿戏之后,还是救下小姑娘。
“你办什么,家里的钱都是要存起来的,年年还在读书就不说了,你看看小青和小天,都是孩子,现在的学费不贵,以后呢,留着钱有用,现在就不要为了一点享受把本都丢进去了。”
张九尘真是哭笑不得,老太太感觉是不想让他说话。
“妈,您说的对,但是静海中学地理位置很好,比较适合买下来等以后增值的。”
“不知道您为什么这么抵触,您儿子有的是钱。”
他抱着胳膊,看着玄爪子痒扒拉猫爬架,“我已经叫人在静海中学附近开了第二家店。”
张母惊讶地长大了嘴,“你说第二家店是什么意思?”
“蘑菇屋的分店。”张九
尘微微一笑,没有半点勉强,他决定好的事,都在有条不紊地完成中。
“那……”张母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那小圆呢,还有其他人,是不是都要找新的?”
张九尘,“小圆还是在这边,主要店子都步入正轨,现在赚钱都很稳定,不会出现亏本或者说很少出现亏本,新店长是原先那个,您应该还记得。”
张九尘笑笑,“那个叫骆闻的男生,他现在好了,能做的动这些活儿。”
“那是不是说,我以后又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张年年满脸兴奋,要说她对初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这绝对是一个割舍不掉的部分。
好处到爆炸的奶昔蛋糕,还有店里为了哄他开心的大师傅,专门设计的蛋糕,就算是热量巨多,她都能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