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的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乃国之根本,亦是百姓赖以生存之基。苏宸深知此理,故以此为突破口,来稳固了国家的经济基础。
在此基础上,苏宸并未止步,而是继续深耕商业领域。他着手完善陶瓷、琉璃、茶叶、棉花、丝绸等产业的官营与作坊体系,广泛招工,扩大生产规模,力求精益求精。
同时,他积极开拓与西域、辽东、扶桑乃至南洋等地的商贸往来,通过外贸交易,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创造财富,增强吴国的经济实力。
苏宸深谋远虑,又着手设立了数座规模宏大的造船厂,专注于打造战船与商用巨舰。这些船舶,无论是用于未来的军事行动,还是航海通商,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海运重视起来。
与此同时,苏宸还派遣精干人员,远赴西域、青海、辽东以及广袤的草原地区,不惜重金购买、换取战马。
他深知,在北方的中原地带,地形平坦开阔,骑兵的机动性与战斗力至关重要。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偷袭突击,骑兵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若要与宋军硬碰硬,或是在野战中一决高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无疑是制胜的关键。
为此,苏宸定下了目标——打造一支拥有数万战马的骑兵大军。
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持,无论是粮食、钱币,还是陶瓷、琉璃等物资,都需源源不断地供给才行,好在他有官窑、工坊收入做支撑。
在兴学育才方面,苏宸于金陵之地创立了金陵书院,此书院不仅传授儒学与经学的,好囊括了思想学、文学、历史学以及算术学等学科。
在唐宋之交,读书科举之路仍是士子们心中的至高追求,苏宸深知,若要真正培育人才,书院就必不可少,得到广泛认可。因此,他大力扶持书院,也会得到读书人的支持。
然而,苏宸的视野并未局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他有现代思想,很清楚真正的学问应当经世致用,格物致知。因此,在金陵书院中,算术学与自然学等也被提到很重要地位。他鼓励学子们不仅要熟读诗书,更要学会格物,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避免陷入死读书的困境。
除此之外,苏宸还独具匠心地设立了医学院与工学院,医学院专注于医学理论与医学人才的培养,力求为吴国带来更多的杏林圣手;而工学院则致力于工科制造人才的培养。
苏宸在金陵还建立了医院,把一些郎中聚集过来坐诊,以后让学医的年轻人可以过来工作行医,控制药价,让老百姓都有基本的医疗服务。
整个金陵等地正百废待兴,在苏宸的布局下,有条不紊的发展,壮大己身,目标就是富国强兵,储备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