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帝星陨落】(2 / 2)

对关外建奴不断挑衅以及宫中性欲过渡,最终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弘德殿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

次日7月22日辰时,由明皇太子:朱常洛,身穿孝服披麻戴孝,又在内阁大臣们的办理下,全国军民文武百官皆哀悼《大行皇帝》并为其发丧。

紧接着明北直隶巡按:易应昌,就上疏极论时政,说道“今日国势,最令人担忧的有六事,其中最危险的是以下三件;其一、天下之兵未可恃,募兵未必有人响应,应而复逃,致使调兵未必至,至而复逃,而且兵饷甚缺。其二、天下之食未足恃,无一年不旱涝,无一地不旱涝,淮南有粮三十万石苦于无船可运;山东征粮六十万石,既无粮又无船。其三、天下民心不可恃,各地士兵逃亡,哗变接连不断,饥民峰起,百姓起义,此伏彼起,地方不靖,无一可恃,请急宽民力,以救民困,广用仁贤之臣共理政事,还请皇太子殿下自捐辽饷一年之用。”

但是明皇太子却对此不予理睬,毕竟他并没有多少银两,钱财都在其父皇明神宗手里,而且自己还没有登基即位,所以不好动用内帘。

7月23日,由内阁群臣以及司礼监颁布遗诏,命明皇太子殿下暂代监国,毕竟先皇大行皇帝的灵柩还未入地宫,仓皇即位日期以及仪式方面尚来不及准备。

于是就决定于8月在登基。

7月29日,明皇太子领监国:朱常洛,就命令京师九门的京军三大营和五城兵马司军队调来把守宫门,另外又征调亲军二十六卫的兵权以及东厂等机构势力出动。

先屯兵二千八百七十九人,以守卫紫禁城四门,在屯兵一千二百四十八人,以护卫皇城各门。

随后明户部尚书:李汝华,开始奏报道“各边士兵共有:八十六万七千九百六十四人,宜分别给赏,最近应发库银一百万两,今又发了三十万两,连同以前发的三十万两,总共一百六十万两,计划以十之六为犒劳费用,十之四作为赏赐,以遵诏旨。”

对此明皇太子领监国直接批准。

8月初1日,明皇太子领监国前去太庙祭祀先祖,并颁发诏书布告天下,老皇帝宾天了,还给各地的宗室藩王们发一下讣告,让他们都前来披麻戴孝守丧。

接着责令有司,给先帝的丧礼好,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宫方面也在加紧时间建造。

随后就是文武百官们接连上的三次劝进书,明皇太子领监国才答应登基即帝位,这个流程中明皇太子领监国始终都必须得穿着孝服,去祭祀宗庙、去祭祀社稷,都如此。

直到去祭祀昊天大帝时,才改为换上了「天子冕服十二章」由教坊司宫女们负责奏乐。

待一切礼毕之后,明皇太子领监国:朱常洛,就穿着冕服回到紫禁城皇极殿内,由百官们朝贺,恭祝新皇登基仪式,就这样明光宗:朱常洛,开始登基,并宣布改明年年号为[泰昌元年]。

随后明光宗就发内帑(先皇明神宗存银)一百万两白银犒劳边关将士,在由国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发给明辽东总镇经略:熊廷弼,和京师九边重镇的总镇巡抚、总镇巡按官员们,让他们用来犒赏将士。

并拨给运费五千两白银,用作沿途开支。

同时新皇明光宗还专门强调,待银子到达后,立刻派人下发,不得擅自入库挪为它用,相比较于他的父皇而言,明光宗算是比较大方的了。

8月初2日,明太仆寺少卿:田金生,疏奏称“工部坐派南直隶应天府、徽州府、宁国府,一带织币三万二千九百匹,岁造不计在内,这些原无额编,惟留工部各司料价支之,按价值、铺垫等银三十二万零五百九十余两,历年存库及见征料价止十六万一千二百多两。除初运外,次运仅十之二三,后运不知从何而生。大抵一运之费,非三年料价不能供;三运之需,非三年蓄积不能办,为此,除岁造照例进呈外,其改造三次,请准停止。”

奏折呈上去之后,明光宗就让工部负责奉命核定苏杭当停者。

顺带还罢黜了自万历年间就茶毒天下的「税矿」以及〈榷税〉尽数撤回全国各地的矿监税使,救济百姓这让大家纷纷称呼陛下圣明,还大赦天下,又增补阁臣官员,运转中枢。

并且下令与群臣一心,要共同治理好大明帝国,重震朝纲,也好早日平定辽东都指挥使司战事,扬我大明国威。

更让边关军民们对新皇即位看到了希望,明军士气一度高涨起来,朝廷内外也呈现出一股清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