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的明翰林院庶吉士:徐光启,也能看到辽东战报,还写信给朋友称“敌人必然将我朝四路大军各个击破,当之者必杜将军也!其他可知。”
8月初9日,因明初曾行海运,通饷辽东都指挥使司,后一度停止,今以辽东都指挥使司形势日趋危急,兵饷缺乏,又议开海运饷赴辽。
当时商议行登州卫、莱州卫,海运北上,但明山东总镇巡抚:李长庚,则说“自登州卫望铁山西北口至羊头凹,历中岛、长行岛抵北信口,又历兔儿岛至深井,赴盖州卫,剥运一百二十里,至娘娘宫登陆,从广宁卫一百八十里,至辽阳卫一百六十里,每石所费不过银一两。”
户部会议以便宜,让明神宗:朱翊钧,于8月16日下诏行之。
8月20日,明东阁大学士兼内阁首辅:方从哲,上奏请册立明皇长孙:朱由校,为皇太孙,但却一直被明神宗俱不理睬。
9月23日,明神宗命令户部发库银二十万两,慰劳辽东都指挥使司前线官军吏卒。
同时还实行「辽饷加派」虽然以前已有过额外加派,从嘉靖朝时期,因为东南倭乱,南直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等地以多额外提编至四十万两白银。
提编者,加派之别名也。
但那时都只限于局部地区,而明末的〈辽饷〉加派则不同,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全国除了贵州承宣布政使司等少数贫穷地区外,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厘,共计5百20万零62两白银。
12月25日,明兵部员外郎:董承诏,认为明军在辽东都指挥使司的战事,有六个困难;其一、将多而难调,其二、兵弱而难用,其三、饷久而难继,其四、建奴狡猾而难制,其五、地险而难攻,其六、助寡而难恃。
这几点从中的第一个将多而难调,从历史上可以看出,唐代九大节度使的军队溃败于河北西路昭义军相州邺郡为证。
明人皆以明兵部员外郎董大人所论,至为切中要害,而明神宗则置之不理!
同时明开原兵备道佥事:潘宗颜,上书明辽东总镇经略:杨镐,宣称道“开原卫总兵庸懦,不堪当一面,乞求改易他将,以马总兵为后继,不然必败。”
然而明辽东总镇经略却并不从!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正月初6日,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海西扈伦叶赫女真部,得到二十多个寨子大获全胜。
但刚听说辽东都指挥使司方面,明军不断增兵?这才连忙退回去商议对策。
由于大明朝廷国库财政紧张,无力长期供养辽东都指挥使司集结明军作战部队,所以明神宗经过与廷臣们商议后,一再发红旗催促援剿明军发起进攻。
2月11日,明辽东总镇经略在辽东都指挥使司都司府辽阳卫城内演武场上,举行誓师大会,杀牛宰羊祭天。
还当众斩杀了在抚顺守御千户所失守时,临阵逃脱的明沈阳中卫指挥使:白云龙,并立下军令状,宣告道“若有迟误军期或逗留不进者,大将以下者论斩、官军有临战不前者,立即斩首、各军兵卒以冲锋陷阵、破敌立功为主,不许临阵争割首级,当敌人败走以后,准许割取敌人首级报功,若是敌军未败,就先行争割首级的,无论官兵,立即处斩,……等等共申明军令、军纪一十四项,官兵有违令者,立即斩首。”
并与明蓟辽总督:汪可受、明辽东总镇巡抚:周永春、明辽东总镇巡按:陈玉庭,商议四路会师大计。
此时明军抵达辽东都指挥使司的援军约有8万7千多人,再加上叶赫女真部骑兵2万5千人、朝鲜军队1万5千5百人,共约12万多兵力,但对外号称〈47万大军〉。
在出征前明辽东总镇经略还亲自写信,递交给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表示要他立即退兵归附朝廷,届时会在陛下面前替他说话,否则自己将发兵四路来袭。
还吓唬后金军队称;大明帝国这次派遣了47万大军前来讨伐东虏建奴。
这让很多后金将领们得知消息后,纷纷胆寒不已!有些人甚至直接提出了投降,一时间使得后金内部情绪极其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