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向明朝进贡马匹,但被朱元璋敷衍了过去,意思就是有本事你们就自己去打,打下来再说。
而实际上如果历史线没有改变,直到两年后的洪武二十五年,济州岛这块硬骨头,才会在李成桂废黜高丽国王建立李氏朝鲜后硬啃下来。
现在这件事情尚未发生,济州岛仍然是大明名义上从元朝继承的领土,济州岛上的蒙古人、汉人、色目人,也更想归附于大明而不是高丽这不难理解,都是给人当小弟,为什么不给世界第一大国当小弟,而是要给藩属国当小弟呢?
济州岛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丽人死缠烂打不放,而如果目前还处于郑梦周和高丽国王控制下的文官朝堂能够表态放弃对济州岛的主权要求,大明收回济州岛就是从任何方面都无可指摘的事情了,而处理好济州岛的问题后,只要驻扎一支能够运输军队登陆高丽的水师,这些岛上的军队就是现成的雇佣兵军团,真的打起仗来甚至大明一文铜板都不用出,兵器战马防具粮食他们都统统自备,只要大明告诉他们上岸以后可以随意劫掠不会被追究后果就行了。
所以,对于大明来讲,这个解决方案是最具有性价比的,可谓是一举三得。
第一,大明能够收回济州岛,济州岛能让大明获得大量优质军马;第二,济州岛地理位置重要,日后大明的跨海征日计划,可以以其作为后勤补给基地和出发地;第三,济州岛上元朝遗留的耽罗军民总管府的军队可以作为威慑李成桂的雇佣兵团,他们距离高丽近而且不会水土不服,在高丽国内有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同时对于大明来讲干涉成本还很低。
如此一来,大明既不用发动对高丽的全面战争,又能在获得最多利益的同时对李成桂的不臣之举进行威慑,可以说是赢麻了。
毕竟威慑的意义就在于,你知道我有动手让伱付出代价的能力,但你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动手,相反,如果真的动手了,那威慑反而就消失了。
想想看,对于李成桂来说,固然大明全面进攻高丽代价很大,可李成桂难道敢反过来进攻大明吗?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博弈上李成桂永远都是被动的,而即便大明不选择代价大的方案,同时还有代价小的博弈方案,也就是一支近在咫尺的水师和数万人的登陆部队,随时在李成桂的卧榻之侧酣睡李成桂不知道他们会从哪里登陆,而高丽可供登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处处设防等于不设防,而他们从海路的进攻速度也绝对快于李成桂的调兵速度,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大明在所有博弈的结果里,都有获胜解,而李成桂无论如何博弈,大概率都会输。
所以,如果环境没有大的变化,李成桂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那么他能选择的,绝对不是马上篡位,而是行司马氏之事,交由子孙后代等待时机篡国,让他来做这个司马懿。
王奭犹豫刹那,脑海中回转过诸多心思,最终还是同意了下来,毕竟他也没得选了。
“多谢殿下!高丽全体臣民都将感激大明的慷慨援助!”王奭再次躬身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朱雄英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对于整个周边国家的关系走向,这件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很快,朱元璋就同意了朱雄英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最优解,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而且对于大明来讲,还不会破坏现有的宗藩体系。
礼部以大明的名义,交给了高丽使团一封国书,让其转交给高丽国王。
“朕观高丽之于中国,自汉至今,其国君臣,多不怀思,但广诈交而构祸在昔汉时,高氏失爵,光武复其王号,旋即寇边,大为汉兵所败;唐有天下,亦尝赐封,随复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绝;迨宋之兴,王氏当国,逼于契丹、女真,甘为奴虏;元世祖入中原,当救本国于垂王,而乃妄怀疑二,盗杀信使,屡降屡败,是以数遭兵祸。
今高丽国内奸臣窃命,将欲何为?朕观此奸之量,必恃沧海以环疆,负重山固险,意在逞凶顽以跳梁,视我朝调兵如汉唐。然汉唐之将,长骑射,短舟楫,故涉海艰辛,兵行委曲,朕自平华夏,攘胡虏,水陆通征,骑射舟师诸将岂比汉唐之为?若有衅端,皆高丽自取之也,非中国帝王好吞并而欲土地者也。”
这封国书非常简短,前面说了高丽与华夏历朝历代的恩怨纠葛,后面则是不点名地批评了李成桂,又明确地告诉李成桂,汉唐军队不善水战,但是咱老朱就是水陆通征起家的,大规模水战也没少打,你不要觉得大海就能保护你,而一旦有战端挑起来,那都是你们自找的,到时候别说是咱想要吞并你们的土地。
字里行间,大明都对自己的军事实力十分自信,目的是想告诉李成桂,并非明朝没有力量攻打高丽,只是不想这样做罢了,但要是李成桂真的敢篡位,那大明就真敢动手。
说白了,名义上这封国书是给高丽国王的,其实就是给李成桂的恫吓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