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赐荃残藏(2 / 3)

异国猎宝档案 炎宗 1999 字 9个月前

董其昌、陈老莲、八大、郑板桥、金农、郎世宁等书画,高峰时,明清字画的总数量达两百多件。

八十年代中期,收藏界意气风发的郑英荃,在北市和新加坡同时开设画廊,以画养画,取堂号“赐荃堂”,大有收藏大家之风。

因而,郑英荃在港台收藏界,名声不小,李承有耳闻。

但是,随着九十年代纺织业的彻底没落,郑英荃的服装产业,快速衰败,期间又经历亚洲金融风暴,金鹰服饰损失惨重,郑英荃不得不出藏以支撑企业和补贴家用,大部分藏品,迅速流散。

说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陈大均女士参加陈家晚宴,实则是向李承推销家中藏品!

这起交易的中间人,是陈玉志和陈硅父子,他们知道李承是艺术品交易商兼藏家,又恰好郑家放藏,于是便邀请陈大均出席晚宴。

撮合这桩交易,也算是他们父子向李承卖好的一种方式。

陈大均是郑英荃的续房,才三十出头,一头干练的短发,陈家晚宴还未开始,泰勒与陈大均以及陈硅的妻子在一旁聊天。

李承在翻看1990年出版的《赐荃堂藏画集》第一部,这是郑英荃自己印制的藏品手册。

他原拟自所藏数百件近代名家作品中,精选部分出版四册,另出版两册古书画,但是随着服装生意萧条,也没那么多精力来操持这件事,最后只集结两册,在1989、90年出版。

李承的目光,正在看着第十六页黄宾虹的《范石湖诗意图立轴》时,吴伟送来手机,轻声告知他,汪慧中来电。

李承将这本藏品手册合上,递给泰勒,又对陈大均几人笑着指指手机,转身来到院中给汪慧中回拨过去。等电话接通后,李承笑眯眯问道,“师兄,有事?”

“阿承,我明天去工贸署递报材料。”

“好啊,祝师兄心想事成!”李承哈哈一笑。

“不是啊……我现在很着急啊。”李承被他这话说得一愣,又听到汪慧中在电话中抱怨道,“阿承,互联网科技,我都已经列入竞选宣讲文稿中,你这……突然到新加坡投资网络科技产业园……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啊。”

这话倒是让李承有些意外,“哦?师兄是想把数码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融合到一起?”

汪慧中只是他的扶持对象,并非瀚唐的下属,因而李承对汪慧中的动向,不可能了解那么清楚,没想到他也把主意打到互联网产业的头上。

“对啊,我想要拿到会长一职,怎么都要有些新内容吧。这不,互联网产业与数码产业关联性很强,再加上你手中握有那么雄厚的互联网资源,我不用岂不是傻子嘛。”

李承揉揉眉心,琢磨片刻后说道,“你弄你的,不影响,这一想法还是可以的,互联网产业大着呢,又不是一个新加坡就能吃进所有。另外,我建议你明天去见见马丁,他手中资源很足,可以丰富你的宣讲内容……对了,他最近想要投资一家港台门户网,完全可以作为你手中的项目筹码。”

一听这话,汪慧中兴奋起来,“不用明天,我稍后就给他电话,约他晚上去兰桂坊坐坐。”

两人又聊了几句,挂断电话,李承正准备回屋,孰料,手中电话再度响起。

嗯?索罗斯怎么突然给自己电话?

按下接听键后,传来索罗斯低沉的声音,“威尔斯,我是乔治。”

“嗨,我已经听出你的声音。”李承开玩笑道,“是不是邀请我参加你的退休爬梯?”

有关索罗斯的退休话题,以及随之衍生的量子基金新任掌门人的话题,从去年开始就经常冲上新闻头条,但老头子依旧死死霸占位置不挪窝。

“你会接到邀请的,但日期还没敲定。”索罗斯的话语迟疑了一会,给出一个相对精确的答案,“大概会在年底吧。”

“真的准备退休?其实你的身体完全没问题的。”得知他真的准备退休,李承有些可惜。

“我给你打电话,不是讨论退休问题。”老头子估计不太乐意聊退休,直接跳过去,“你听说过吗?朱利安的老虎基金,准备解散。”

“今天出公告了吗?”尽管知道老虎基金危机

重重,也预计过朱利安·罗伯逊撑不过去,但真的听到这则消息,李承还是很震惊的。

“今天白天,你可能就能听到新闻公告。朱利安刚才给我来电话,说了他的决定和想法。他打算返还所有投资人的股本,解散老虎基金。”

难怪老乔治的声音如此低沉,他和朱利安,并称“对冲双雄”,尽管两人相互并不对眼,可毕竟是同时代英豪。现在,其中一位倒下,另一位很自然的产生“兔死狐悲”之感。

老虎基金的解散,是投资领域最残酷最真实的写照——朱利安·罗伯逊仅仅走错两步,他建立的庞大对冲帝国,就轰然倒塌。

其实,亚洲金融风暴,老虎基金虽然没有达到量子基金和汇通基金的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