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要平,百姓已经遭了倭患,再抢,百姓就真的投靠倭寇了,那会儿为了银子,戚继光、刘显、俞大猷他们没少抢倭寇。
比如戚继光在嘉靖三十五年,就有旗舰福船三艘,海沧船一艘,艟船十二艘,草撇哨船五十余艘,开浪乌船、鹰船、网梭船若干,后来发展规模在变大,朝廷没银子,客兵只能自己找银子,百姓抢不得,只能反过来抢倭寇。
刘显也是穷怕了,这大明要给边军足饷银,要养京营,要养水师,还要筹备着东吁,这怎么看,大明的财政都很难支撑,故此刘显才对陛下提及这个问题。
看着穿青衣的陛下,刘显一时间有些语塞,陛下说的好听,报喜不报忧,要是财政真的如陛下说的那么健康,陛下为何还穿青衣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