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
聪明如宋尚书,此时再发现不了,陛下是想借机敲打崔家,他可以告老还乡了。
而崔玺却犹不自知,特别是陛下所说的助纣为虐,他更是觉得冤枉。
好在,等宋尚书把宋徽之信上的内容,无论是吴妨派上百个刺客,刺杀上千宾客,还是吴家对林羽的阴谋诡计,以及秧马和曲辕犁这两种新农具的面世说完之后。
他终于知道自己输得不冤。
“秧马、曲辕犁……林羽此人,确实如老尚书所讲,学识颇深,臣……佩服!”
嘴上说着佩服的崔玺,心里却是不服。
区区一介布衣,连家里曾有底蕴的寒门都不是,哪里来的这么多超前的想法。
绝对是有人在暗中帮忙!
一定是宋家!
宋尚书却没深究崔玺的心思,继续说道:“陛下,这两种新农具若推广到全国,必定能够增加耕地,从而带动人口增长,盛世,必将到来!”
“陛下,臣认为应当立即派人前往旌阳石林村,向林羽讨要两种农具的图纸,抓紧让工部赶制!”
一直没开口的工部尚书,闻风而动。
户部尚书紧随其后:“陛下,臣建议应当在推广农具之前,整理各地现有耕地与可开垦荒地的数目。”
“这个提议好,为了避免有人恶意兼并土地,即日起,所有荒地出售与监管,全部由各级衙门负责。”
一句话,把因新农具增加的荒地所有权,全部归于天子手中。
朝臣们立即明白了陛下要推行新农具的决心,心里各自打起了算盘。
他们还没见识过新农具的威力,只是听宋徽之所言,能够帮助开垦荒地、减少劳力。
可就算增加如今现在耕地的一成,全部归于陛下手里,也足以导致名门望族手里耕地占比减少。
从而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会随之减少。
必须要趁着命令还没下达到各地方之前,把消息透露出去,提前圈地。
“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圈地,导致民不聊生,名下拥有超千亩耕地者,没有买卖荒地的权限。”
李九鼎目露精光,一一扫视着在场的群臣。
“新农具之事,除了旌阳县有人知情以外,朕只知会了你们这些人,若是走漏了风声,发生大量兼并荒地的事,朕唯有拿你们是问。”
由于官员减免赋税,在场的名下谁没有千亩以上的土地?
原本还想着把消息广而告之的朝臣们,此时也只能先顾及自己的家族。
先在家乡置办一些荒地,写下他人的名下,只要事情不闹大,听陛下的意思,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场多数人都在脑海中构思着,买卖荒地之事。
谁还有心思去理会已经夭折的限酒令?
见状,宋尚书拱手一拜:“陛下,既然拥有了新农具,粮食可以增产增收,而剑南道又是盛产稻谷之处,推行限酒令一事,是否唐突?”
“岂止是唐突。”
李九鼎深深地看了一眼,已经额头蒙上一层细汗的崔玺,从鼻子里轻哼一声。
“益州郡丞崔衍,贸然颁布限酒令,降为原职,由益州杜长史担任郡丞之位。”
杜长史乃名满天下的杜大儒的侄子,本来原郡丞因罪被查抄,应该由杜长史升迁。
可谁叫崔衍有一个好的外家周旋,再加上崔家助力,因杜长史年纪尚轻,这才让崔衍上位。
结果崔衍上位还没月余,便因限酒令一事打回原形。
没有直接撤职查办,算是陛下给了今日被当成猴耍的崔玺一个薄面了。
“谢陛下开恩!”
崔玺咬紧牙关,咽下满腔的屈辱。
李九鼎随意地摆了摆手,对着工部尚书说道:“林羽已将图纸交给了宋徽之,朕派专人送去工部盯着监制,若真有奇效,再行商议封赏一事。”
“宋爱卿,方才老尚书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这个小儿子前去剑南道读书,是真的长了有用的见识,他日回京,必能成为你的左膀右臂。爱卿教子有方,辛苦了。”
别看林羽的封赏没商定,但仅凭天子的这番话,大家心里明白。
只要宋徽之不再跟着长乐郡主屁股后头转,打算回京,必定破格提拔。
说不定,陛下还会当作是宋尚书的接位人来培养!
以前因为宋徽之故意给宋尚书添堵的朝臣们,此时全部对着宋尚书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第一次因为小儿子被表扬的宋尚书,热泪盈眶。
他朝着上位者拱手一拜:“谢陛下赏识。”
“不是朕赏识他,是他有识人之明。”
宋尚书懂了。
回去他就给徽之写信,多与林羽此子交结。
还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