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危难之际(1 / 2)

大话唐朝 风雷121 1162 字 9个月前

李世民的淡定和冷静引起了敌人的震惊,敌人不敢相信他没有被吓到。李世民意识到敌人并没有完全掌握局势,他还有机会反击。他开始制定反击的计划,思考如何能够在敌人的下一步行动中占据上风

李世民并没有急于反击,他首先安抚了身旁的人们,尤其是他的皇后。他向他们保证自己会没事,同时也向他们展示了他的决心和能力。然后,他才开始制定反击的具体计划,准备给敌人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

箭矢如蝙蝠般划过夜空,在无月的宫殿中留下一道血色的轨迹。周围的侍卫卫士们一片惊声尖叫,却见李世民面色如铁,似乎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

「陛下!」一个倍感紧张的身影在空中颤抖着。

长孙皇后赶来,一袭华美的长裙在夜风中翻飞。她的脸上满是担忧,「陛下您无恙否?」

李世民转过身,安抚地握住她的手,「贤妃无需忧虑,朕岂会被一支箭矢所惧?」他的声音,如古铜大钟,在寂静的夜里回响。

随即,李世民转身对着侍卫下达命令,「查!给朕彻查此事。此箭非同小可,背后必有大敌。」

「遵旨!」众侍卫铿锵有力地回应着。

李世民的目光凝重,而后轻轻笑了笑,对长孙皇后说道,「吾妻,刺客虽然摘星难破吾意志,不过我知道事情未了,风险依旧。今夜请与朕同宿,共商大计。」

长孙皇后望着李世民,眼中流露出深厚的信任,「陛下英明。朕愿伴君左右,共度风雨。」

这晚,长安城内灯火通明。在皇宫深处,一间暗房内,李世民与几位忠心耿耿的谋士围坐一桌,灯光摇曳下的脸庞都透露着冷硬的决心。

「箭上有毒,不过并非致命之物。贼人的目的,绝非要朕丧命那么简单。」李世民轻抚着箭矢上幽深蓝色的残渍,沉声分析。

「或许只是试探陛下的反应和宫中的防卫?」智谋深厚的魏征推断道。

「更可能是为了震慑。」一个身披重铠,双目如电的将军说道,「叛军要震慑朝中忠臣,乘乱而动。」

李世民沉吟片刻,忽然之间眼睛一亮,「好!所有人听令,朕要你们…」

恰在此时,宫外急促的铁蹄声由远及近,伴随着一阵阵戈鼓声响,紧接着一个飞身入室的锦衣使者急匆匆地冲了进来,身上带着风尘仆仆之态。他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上报,「启禀陛下,前线紧急传来密报…」

所有人心中一紧,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李世民眼神犀利如刀,「说!」

一纸书信横空降下,揭开了寇仲叛乱的序幕。李世民面对着众臣紧张的目光,冷静地打开了信件。当他细细读完之后,嘴角处不禁扬起一丝冷笑。

「信上说了什么?」长孙皇后问道。

李世民将信递给长孙皇后,「寇仲**,已经攻破了东都洛阳,并且以三万铁骑的兵力,直逼长安而来。」

众臣一阵躁动,长孙皇后接过信纸,细细研读一遍后,眉头紧蹙,「这可如何是好?」

李世民却淡然一笑,神态从容地站了起来,「诸位,无关紧要人物可以暂保无虞,但李靖,李世勣等将帅必须火速集结兵马,准备作战。」

众人齐齐应是。

危难之际,李世民并没有慌乱失措,而是在危急时刻展现出了冷静和决心。他迅速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准备迎战寇仲的进攻。

李靖和李世勣等将帅闻令而动,立刻集结兵马,准备保卫长安。

长安城内的气氛紧张而肃穆,百姓们也感受到了战争的临近,纷纷收拾家当,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

在兵马的集结和准备过程中,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和其他臣子们也达成了共识,大家齐心协力,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不久后,寇仲率领的大军蜂拥而至,烽火连天,狼烟四起。然而,李世民和众臣的坚定与勇敢,却让他们眼中的战争变得不那么可怕。

凛冽的寒风从城墙上嗖嗖掠过,长安城守军严阵以待,战旗在冬日的日光下显得分外耀眼。李世民身着铠甲,站在城墙之上,目光如炬地遥望着远方滚滚而来的尘埃。

「陛下,敌军数量远超预期,看旗号,寇仲已经联合了周边几股力量。」一旁,睿智的魏征眉头紧锁,情势严峻。

「难道就凭他们,也想动摇大唐江山吗?」 李世民轻轻一笑,那份从容不受任何局势左右的真实状态,柔和地神态之中带着透不过去的坚硬。

「万岁,咱们也得有后手。」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将军上前一步,担忧地低声说道。

「放心,老将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吾等已布下天罗地网,这场棋就看谁落得最后一步了。」李世民的声音里,满是对胜利的坚定。

城下,紧张的气氛中夹带着粗野的战鼓声,将士们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芒。在战将们的带领下,士兵们的眼中无不显露出誓死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