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改漕为海(1 / 2)

如今这批六部九卿,皇帝都不太满意。

崇祯自己也不知道哪些人可以信任,哪些人是心怀异心的。

崇祯没受过帝王心术的教育,没经验啊。

但今日,崇祯是越来越不满意。

崇祯登基之时,很快便处死魏忠贤。

内阁四位阁臣,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𣚴,除李国普为人正直以外,其他三人大抵是阿附讨好魏忠贤之流。

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三人每每票旨提及魏忠贤时,也只写“朕与厂臣”,不敢提及魏忠贤的名讳。

魏忠贤一死,黄立极马上被免冠罢黜。

换上了李国𣚴为首辅,但李国𣚴也厌倦了朝廷争斗,很快也致仕了。

剩下施凤来、张瑞图两人,这些个曾经附媚阉党的,内心惶惶。

身居高位,却是碌碌无为,特别是目睹顾命重臣,毙于诏狱之后,内心更是惶恐。

比如首辅韩爌,大家都说这是正直耿介的老臣。

崇祯登基之初,便征召任用他,结果这厮,等到第二年才答应当官。

一开始,崇祯让他与李标、钱龙锡主治魏党。

韩爌等认为,要犯从严,协从不问,不宜诛连太多太广,况多数人实为魏忠贤淫威所逼,以求自保

而为之,遂仅列首逆要犯五十余人上报。

崇祯很不满意,他直接列出285人名单,这些人或是被杀,或是抄家流放。

但崇祯依然怀疑朝内有阉党余孽,特别是自从上次陆延指出冬暖阁内有暗格之后。

崇祯的怀疑就更深了。他派出大量厂卫探子,对朝臣进行暗地监视,搞得朝庭上下,人人自危。

但韩爌又跑出来说,“人臣不可以党事君,人君亦不可以党疑臣。总当详核人品,辨别忠奸,然后举措得当。若堂上戈矛妄起,宫中横分畛域,恐非国家之福。”

此外,便是太仓银库案。

锦衣卫已经查明,巡视科道王都、高赉明牵扯其中,崇祯欲要将两人下狱,韩爌又是极力劝阻。

崇祯便感觉韩爌这老东西处处和他作对,极为不痛快,看他越发不顺眼了。

崇祯正批着奏折,突然听到内侍说,福建巡按御使陆延求见,顿时大喜。

陆延走进冬暖阁,在崇祯面前端端正正地一拜:“参见陛下!”

朱由检笑着亲自上前扶起:“继之不必多礼!”

“朕已经听闻,郑芝龙等大海寇俱已经接受招安,而一些冥顽不灵之辈,也已经被剿灭,如今东南沿海一片

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陆延道:“臣不敢居功,这次往福建,臣看到福建土地贫瘠,且稀少,百姓生活困顿,加上闽南连年旱灾,百姓难以得活啊。”

“郑芝龙等,虽为海贼,但不曾打家劫舍,只是行走私之事,朝廷或可以开海禁。”

“不但可以充盈国库,也让东南百姓有个生计。”

朱由检顿时皱起眉头:“海禁乃是祖宗之法,岂可于朕废除!”

“何况,已经开了月港一处,怎么又说沿海百姓无法得活了!”

陆延道:“朝廷虽然开放了月港,但月港之货物定期定额,大明藩国众多,都仰慕大明天威,喜爱购入大明物件,光开放的那些定额根本就不够分的。”

“这便让有些人铤而走险,干起了走私的买卖。”

“不如陛下多开港口,这样朝廷也能收上税,百姓也不用偷偷摸摸干走私,岂不是两全其美。”

实际上大明朝廷,虽然开了漳州月港一处对外口岸,但限制实在太多了。

首先便是限制开放港口及运输方式,月港作为唯一开放的港口。不在月港停靠的明朝民间商船,只要被发现是在从事外贸的一律视作走私。

除此以外,朝廷还规定从月港上岸的外贸货物不得海运转输,进口的货物必须从陆路运到内陆后才可通过江湖、运河水运。

运输十分不便。

第二,便是限制参与外贸的人群。朝廷规定在月港从事外贸的船主和船员只能是福建人。一旦被发现是其他地区的百姓,也视为走私。

这条规定,直接让商业同样发达的江南地区商人无法参与海外贸易。

第三,则是限制商船外出的时间,最直接的便是限制了出海距离。这一规定使得中国海商不敢从事远洋航行,只能沿着海岸推进。

限制商船外出的时间,最直接的便是限制了出海距离。这一规定使得中国海商不敢从事远洋航行,只能沿着海岸推进。

最后,则是禁制与日本通商。

因为大明朝廷和日本断交的关系,月港是不对日本人开放的。

但偏偏,这周边日本人最有钱,谁让人家金银矿多呢!

如此一来,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