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莫洛托夫询问,“如果在开始期间爆发战争的话,会影响中国履行协议么?”何锐觉得苏共是准备投机。便反问道:“苏联认为,维持中苏边境不驻军,对苏联造成了很大压力么?”
这句话就很不客气,弄的莫洛托夫1时有些尴尬。不过何锐没有继续就此事追问下去,而是问道:“还有其他事么?”
见何锐要终止谈话,莫洛托夫不敢再试探,继续问道:“主席先生认为德国挑起战争的几率有多大?”
“100%。”何锐答道。
“德国进攻苏联的可能有多大?”
“如果苏德不接壤,几率60%。苏德接壤,几率100%。”何锐继续答道。
莫洛托夫没有再问,起身告辞。在国家层面上,向另外1个国家请教这么具体的问题,已经是非常低的姿态。如果再询问更多,是苏联不能对中国摆出的姿态。
送走了莫洛托夫,何锐去参加了军委会议。主持此次会议的是李润石,面对同志们认为战争有可能1940年爆发的可能,李润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纳粹德国没有得到捷克的资源,纳粹德国很可能会在1940年开战。根据到中国来避难的捷克兵工厂的技术专家们提供的捷克武器囤积数据,现在纳粹德国已经满足了他们所有部队的装备需求。现阶段没有行动,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纳粹德国正在调整其军队的装备,实现以前完成不了的训练。现阶段是暴风雨前的宁静,1旦纳粹德国有行动,必然是惊涛骇浪般的进攻波兰。
而且现阶段欧洲的舆论中,波兰的形象越来越差。虽然还不太确定恶化波兰形象的主要推手是纳粹德国,又或者是英法已经准备牺牲波兰,让苏德尽快接壤。仅仅这个趋势,就证明战争已经无可避免。现在欧洲各国都必须选择站队。”
军委的同志们都不反对战争必然爆发,而且欧洲爆发战争,只是减少了中国自由行动的压力,也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李润石看同志们没有意见,继续说道:“接下来讨论截止到1940年秋季征兵的计划安排。”
总参谋长胡秀山说道:“到1940年秋季征兵结束,我军的现役部队数量将达到470万。其中,空军127万。包括10万架各型战斗机,30万飞行员,其余97万为各种后勤部队。6军共18个集团军,233万部队。根据1935年开始的军制改革,现有36个装甲旅,59个摩托化旅,以及48个步兵师。海军110万。将组建以36艘航母为核心的作战部队,海军航空兵,以及海军6战部队。
预备役数量为290万,并且开始进行训练。预计到1941年秋季征兵后,预备役数量将达到490万。可以随时进行调动。按照计划,不出现特别情况下,部队依旧以当年征兵作为现役部队主要来源。
现阶段,能够容纳100万海军部队进行装备轮换训练的随行游轮已经基本建造完毕,所有已经完工的海军装备训练中,都可以得到随时更换。实现最大程度的训练……”
李润石听着总参谋长胡秀山的报告,与他参与到的动员计划对照。动员序列分为数级,
1,停止休假。全体现役军人结束1切探亲、休假状态,返回所属部队;
2,停止退役/进行预征。预订本年度服役期满的现役军人停止退役继续留队,本年度已进行兵役登记的合格人员提前入5;
3,转隶/归队。预备役部队充实人员开始训练准备转入现役。特定的技术部门或国有企业整体转隶军方管辖。短期内退役人员回归原隶属单位现役;
4,征召有服役经历人员;
5,无差别征召符合征兵要求人员,民兵部队转入现役;
6,放宽征兵要求。
李润石参与讨论和制定的计划中,中国会处于战争状态,但是国内最多动员到第2级,甚至有可能不实施动员。
计划这么制定的首要原因是中国采取义务兵役制,而不是募兵制。在义务兵役制度下,所有成年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国家会根据需求,制定义务兵役制的入5标准。由于中国当下人口6.8亿,导致中国的义务兵役的服役标准比外国募兵还要高。即便是按照计划,组建规模为800万的现役部队,以及700万预备役。中国的义务兵役制度也会采取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标准。
李润石和负责制定计划的负责人经过讨论后,发现中国或许没有必要动员,只是需要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基于战争需求,对社会进行1定的管制。但管制与动员可天差地别。
动员意味着不管人民愿意不愿意,都得按照国家的要求行动,属于绝对强制。管制则是国家要求不得做1些事情,如果民众真的违反了管制条例,会受到警告以及1定的惩戒,属于政府行政范畴。
经过讨论之后,原本认为需要战争内阁来执行的战争计划,好像连战争委员会都未必需要建立,依靠现有的军事部门就能完成战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