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血宝石(十三)(2 / 3)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2647 字 9个月前

拿了这些去告诉外国人么?”

不过更多的人并没有接腔。因为大家觉得黄炎培的提醒未必没有道理,中国知识分子们和外国的联系其实是有的。不过这种事情想想就罢了,若是说出来,那是1定要大大的得罪人,在圈子里面成为众矢之的。

黄炎培对此也心知肚明,他此时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不过黄炎培此时想到的却是自己或许应该接受赵天麟的邀请。两个月前,赵天麟亲自登门,邀请黄炎培出任民国教育部长。理由很简单,赵天麟主管科教文卫,太忙了。此时民国局面已经稳定,自然要寻找适合的人将这些工作安排给能干的人。黄炎培就是赵天麟认为能够接管教育部长的人选。

之前黄炎培有些迟疑,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做不好。身为知识分子,黄炎培很清楚政府里面的种种破事。不过今日见到何锐在战略上的能力,黄炎培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认真的考虑1下赵天麟的邀请。如果只是做1名单纯的教育部长,黄炎培认为自己应该能够做出些成绩。

此时汽车已经快到了开会地,同车的赵天麟问道:“主席真的不担心有人把这些告诉给英国人么?”

何锐心情轻松的答道:“能读懂这个战略的英国人,在英国本土也是千里挑1的人才。他们最大的可能是支持我的看法。至于看不懂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还有可能按照英国积累的经验办事。英国上百年的积累的确不1般。但是他们知道之后,再针对我们的战略进行调整,想制定针对我们战略的方案。那只怕就不能说是1厢情愿,而是抱薪救火。”

赵天麟听何锐说的有趣,忍不住轻笑1声,只是对何锐的气度很是欣赏。何锐是真的这么考虑的,因为毛主席写出《论持久战》之后,是发给了国民党那边。日本也通过在他们在国民党内的渠道很快拿到了《论持久战》。可结果呢?日本还是赢不了。

之所以说,战略只有正确才能胜利。因为制定战略的时候,必然要秉持着唯物主义立场,要把各种局面都考虑进去。所以军委以及党政高层在进行完3天的讨论后,才会全票通过对英作战。因为大家确定,英国并不存在其他的战略可能。

现在英国之所以不肯松口,不肯与中国平等建交,只是因为英国佬坐稳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后开始傲娇,拉不下来脸面。

到了会场,刚好赶上时间。工业部长庄嘉雄亲自前来汇报,可见工业部对此事也颇为重视。没有客套,庄嘉雄直入主题,“自行车企业已经完成了布局。现在已经确定了12个物流方便的节点地区,设立生产厂……”

何锐要求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组织生产模式并不别出心裁,从21世纪的视角看,甚至是非常传统的做法。

龙头企业的核心包括研发中心,物流调配中心,市场分析部门。研发中心,现阶段是全国范围内设置1个。物流调配中心则是根据市场分析中心得出的分析数据来安排物流。

从道理上来讲,这都是很简单的逻辑关系。如果1个地区的人口3000万,有600万个家庭。在这个地区的自行车市场容量上限大概也就是3000万辆。

市场分析部门的工作就是各种统计,每年卖出多少,现在民间的存量多少,各个年份卖出的自行车大概保有数量。虽然这些分析并不能精准到1点不错,但是大概数量不会错。总不至于搞出认为该地区会无限制需求自行车的蠢念头。

庄嘉雄对此是完全吃透了,“第1阶段在各省的分厂都已经先建立起了市场分析部门,从各省获得了市场数据,并且制定了相关的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对上下游提出了各种合作请求。不过现阶段有1个问题,总装厂是否还要设在东北。”

此言1出,与会的不少干部神色中都有了变化。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少干部确定了产业布局是很必然会执行的政策。以前刚获得整个东北的时候,不少干部在当时的确提出了‘4平大搬家’的建议。结果何锐给否定了,并且提出‘产业集成配套需要时间培养’的看法。

转眼过去了8年,4平的产业集成的确有了很大的进展,成了样板教科书。然后何锐1声令下,‘4平大搬家’开始了。几乎是转眼间,4平已经被搬空,回到了4平该有的农业地区的本来面目。以沈阳、哈尔滨、吉林为中心的城市迅速成为了新的产业集群中心。

庄嘉雄早就不是以往的‘东北工业厅厅长’,而是民国的工业部部长。自行车产业的中心是否放在东北,关乎到中国产业布局的大问题。东北现在冠绝中国,但是从地理上却是中国1隅。如果从覆盖整个中国的视角,现在的4平就是未来的东北,会回到它应有的地位。

何锐没有立刻回答,他本想做出决定,让自行车研发中心暂时留在东北。不过从整体效率上看,研发中心对于本地人的需求并不大。就如美国硅谷,包括世界上各个工业中心,本地人可以因为工业中心城市的出现而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挑大梁的往往都是外地人。

最后何锐只是答道:“这就由工业部来负责制定